政策掉頭緊縮 分析員齊唱淡汽車股死火銷售堪憂

政策掉頭緊縮 分析員齊唱淡
汽車股死火銷售堪憂

【本報訊】去年內地推出多項汽車優惠政策,令大部份汽車股盈利均預期有理想增長,但因為政策「急轉彎」,由去年推動變為今年緊縮,令汽車板塊持續數月跑輸大市,顯示市場對前景缺乏信心。有分析員認為今年不要投資汽車股,稍後公佈的數據只會越來越差。
記者:陳健文 吳綺慧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早前公佈,1月內地汽車銷量按年升13.8%,遠差過2010年度同期的124%增幅,顯示缺乏優惠政策下,汽車業即時「死火」。中央上周更調高部份汽車稅款,正正顯示內地汽車政策出現180度的改變。

限購令拖累 減價戰難免

於政策急轉彎下,市場亦早已「自我調節」,整個板塊自去年11月至今跌了20%至30%,其間僅出現過零星反彈。
有外資分析員直言,今年汽車股「掂都唔好掂」,因去年急速增長是由政策推動,而踏入今年相關政策已撤銷,個別市場如北京更訂定「限購令」,進一步打擊汽車市場,1月份增長主要是來自去年12月積壓下來的定單,2月份數據才「見真章」。
該分析員更表示,縱然多家汽車公司均表明無意打「減價戰」,但從各大車企「往績」看,在市場氣氛轉差的情況下,減價戰是事在必行,而今次較特別的是在「擘價」下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上升,料今年汽車生產商毛利率一定會受到很大傷害。
同樣看淡汽車業前景的摩根大通認為,目前內地通脹仍未到頂,將迫令中央繼續推出更多緊縮措施,汽車業將是受影響行業之一,而且內地汽車業亦正面對多個問題,如2010年業績表現可能遜預期,以及分銷商持有大量存貨等,均是重大不利因素。

改善交通擠塞恐加碼

另一家證券行瑞信則擔心,起碼會再有23個內地城市,有可能推出類似北京早前所訂立的改善交通擠塞政策,預料會影響到全年約17%的汽車銷售。據該行統計,該23個城市內雖有較多中外合資車廠,惟預期對生產廉價車的本土車企影響較大。
除行業因素外,瑞信中小企證券研究部主管劉紹文表示,宏觀環境亦不利投資港股。他說:「歐美近期公佈的數據才剛顯示『放水』成效,反觀中國經濟政策正值收緊中,減持包括中港等發展中地區股份,改為增持歐美股是很合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