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和兩制有甚麼關係 - 葛雋

一國和兩制有甚麼關係 - 葛雋

最近習近平副主席接見港澳政協和人大代表時,重提「一國兩制」,指出「要正確認識一國和兩制之間的關係,要尊重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不能夠將一國兩制割裂,亦不能夠削弱中央的權力」。
好笑吧?一個彈丸之地的香港,區區七百萬市民,如何敢不尊重「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如何敢「將一國兩制割裂」?如何敢「削弱中央的權力」?
所謂的「一國兩制」,不就是當年鄧小平設計的「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麼?不就是「在五星紅旗下」,繼續讓香港人享受「五十年不變」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麼?如今又何必再來「認識一國和兩制之間的關係」?

須恪守莊嚴承諾

「一國兩制」設想的精髓,在於「兩制」;兩制的重心,在於香港特區這一制。因此,鄧小平才會提出在社會主義的中國,保留一個資本主義制度的特區。不僅如此,老鄧還特別提出「全國要多建五六個香港」,由此證明資本主義的香港確實有她無窮的魅力。
一國和兩制之間,其實並沒有甚麼「關係」;如果硬要說有,那也只是「老闆和夥計」的關係。這就好比一個經營中式酒樓集團的大老闆,某日收購了一間西餐廳,而讓西餐廳照原來方式經營。身為大老闆,若蹲下身子去研究「認識老闆和西餐廳之間是甚麼一種關係」,外人一定會認為這大老闆的腦子壞了。
如果真要給「一國和兩制之間的關係」作註解和下定義,筆者覺得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井水不犯河水」的言論表述得最為透徹──作為一個泱泱大國的領導人,必須遵循當年兩國總理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負責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和穩定,恪守自己莊嚴的承諾,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同自己的「夥計」斤斤計較甚麼「主權」、「次主權」和「剩餘權力」,更不是一天到晚神經兮兮地懷疑「自己的權力被削弱」了。

葛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