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不建居屋 曾俊華被指吹水

本屆政府不建居屋 曾俊華被指吹水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向成年永久香港居民大派6,000元,試圖挽回插水的民望,但萬名市民遊行怒吼「唔收貨」,他又再拋出考慮處理復建居屋問題「補鑊」。不過政府消息人士淡化曾的「居屋論」,指今屆政府任期內,即至明年6月30日前都不會復建居屋,「佢(曾俊華)有可能係講大咗」。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放寬申請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但多名議員在會前要求政府復建居屋,以回應市民訴求。民主黨涂謹申及公民黨梁家傑認為,曾俊華提出處理復建居屋問題,有別於政府過去強調不重投私人市場論調,「有可能係預算案另一個重要修訂」。委員會暫定下月8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復建居屋及增加公屋供應量等問題。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在會上未有正面回應曾俊華的「居屋論」,只強調復建居屋不是抑壓樓價措施,亦未必可加快公屋流轉,「96、97年起咗46,000個居屋單位,但私樓樓價升咗50%」。她重申,穩定樓價要從土地供應入手,而非復建居屋。

公屋地不會用作居屋

政府消息人士則指,政府一直未改變不復建居屋立場,「一路都聽到市民要求復建居屋聲音,但唔係呢屆政府會做」。消息人士又指,為達到輪候公屋不超過三年承諾,公屋地一定不會用作建居屋,「起公屋啲地都咁難搵,點會有地建居屋」!消息人士指,復建居屋這燙手山芋將留待下屆政府處理。
民主黨李永達表示,如果曾俊華是真誠考慮市民意見,就應為復建居屋「開綠燈」。他建議政府從勾地表選擇五幅住宅地皮,如前何文田邨重建地盤、將軍澳近寶盈花園地盤,以及鄰近中文大學的赤泥坪村地盤等,發展為居屋用地,提供最多1.26萬個約50平方米的居屋單位,以紓緩市民難置業。工聯會王國興則指,曾俊華拋出處理復建居屋問題是「學精咗」。
此外,多名立法會議員歡迎當局下月一日起放寬公屋申請人的入息及資產限額,但就擔心會增加輪候上樓時間。鄭汝樺說,放寬申請限額後會多2.5萬個家庭符合申請公屋資格,令公屋輪候冊增至13.1萬個家庭。她強調會視乎申請公屋情況或加快找地建公屋,以確保三年上樓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