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聚會上的舞蹈》遲來的感動,從此對傑隆羅賓斯改觀麼?那又不見得。同一晚壓軸的《夢斷城西組曲》,我便覺得非常惡劣,比節目二那支跳到舞者當眾仆街的《協奏曲DSCH》更慘不忍睹。抽出百老匯音樂劇七節選段,當作最佳代表作的斬件展覽也還罷了,企圖硬生生湊成有頭有尾的故事不但吃力不討好,更完全暴露了舞蹈的弱點,一缺乏莎士比亞扶持和歌詞幫腔,剩下的骨骼蒼白嶙峋。你可以想像有人搬演越劇《紅樓夢》簡潔版,短短二十五分鐘以身段台步概括林妹妹的一生嗎?
移植到紐約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除了開場兩幫蠱惑仔啪手指打節拍的動作,根本沒有深刻舞步可供玩賞,大家一提起它,只記得伯恩斯坦的曲和桑涵的詞,回憶庫這一秒響起「瑪麗亞,我剛剛邂逅一個女子叫瑪麗亞」,那一刻遭《某處》攻陷,波多黎各口音的《阿美利堅》和《我覺得靚》搶閘而出,誰關心東尼和他竹門對木門的小女友,腳上有沒有穿輕盈的舞鞋?而且,縮龍成寸去蕪存菁,怎麼可以漏掉夢繞魂牽的《今夜》?寫戀愛的忐忑,寫人約黃昏後的盼望,流行曲無出其右:「今夜,今夜,不會是隨便任何一夜,今夜將沒有晨星;今夜,今夜,今夜我會見我的愛,為了我們星星會在我們這裏停頓。今天一分鐘像一小時,一小時過得慢吞吞,天空仍然未暗;月亮啊,升上來吧,讓這過不完的一天,成為過不完的一夜。」多久沒有被這種囉囉攣騷擾了?對着鏡子衣服換了一件又一件,紅的嫌太搶,藍的怕埋沒在背景,黑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白的又有暗示婚紗的可疑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