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約有700名腎病患者需接受俗稱洗血的血液透析治療,以往患者需每周兩、三次到透析治療中心洗血,嚴重妨礙日常生活,醫管局最近獲馬會資助逾千萬元購置一百部家居洗血機,擴大家居洗血服務,患者毋須再定時到透析治療中心,一般接受兩個月訓練,已能學懂自行插針及駁喉等步驟,可在家中自選時間洗血,有患者甚至可重投工作。
訓練病人家中洗血
現時約八成患者是採用俗稱洗肚的腹膜透析方法作為第一線治療,但平均只可使用三至五年,當腹膜透析功能失效便要轉為洗血,公立醫院預計每年新增近百宗洗血個案。
伊利沙伯醫院腎科顧問醫生周嘉歡指,家居洗血多在睡眠時進行,透析治療會直至早上才完成。家居洗血只需隔晚進行一次,每次六至八小時,一周共洗28至32小時,較到透析治療中心每一周只可洗8至12小時大增,患者的血壓可回復正常,尿毒素也可控制於低水平,降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鄭淑梅表示,家居洗血機每部約15萬元借用予病人,現時已有八名病人回家自行洗血,局方負責維修及提供膠喉等貴價消耗品,並設有24小時支援熱線協助。
已患病19年的羅先生,換腎後12年開始洗肚,近年需轉為洗血,以往需經常往返透析中心,不能工作,也不能出門旅行,去年底接受家居洗血訓練後,開始在家中自行洗血,每月的水費、電費及紗布等支出約1,000元。現時不但日間活動不受限制,偶爾進食一些濃味食物也不怕。由於體力有改善,他計劃再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