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歲前,我跟隨祖父母一起生活。那是一對快樂的老人。祖母煮得一手好菜,再簡單的食材到了她手中都有化平庸為精彩的奇魅。我喜歡番薯,祖母為了逗我高興,做出不同的番薯食品:拔絲番薯、番薯菜飯、番薯茸、番薯乾……還有很複雜的番薯片,經過蒸、曬、切、炒四大程序,歷時數天才能完成。祖母享受煮食的過程,她喜歡研究食材的不同特性,喜歡發掘它們的不同加工方法。她更享受的,是把食物端到她愛的人面前時,看到後者露出欣喜的表情。祖母87歲去世,一直到她去世前一年,我去探望她,被癌症折磨得瘦骨嶙峋的她,還是堅持親手煮一桌我愛吃的菜給我吃,然後替我斟滿一碗酒。她已經吃不動了,可是看我吃得高興,她的病痛在那一刻彷彿消失了。
祖父教我第一道數學題,教我寫自己的名字,教我如何正規地寫一封信。祖父母從不教我人生道理,但我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因為他們,我知道思念的滋味;因為他們,我努力學習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還有,同一樣食材在不同的廚師手中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食材與食材之間又可以有不同的組合,創造不同的味道,那是命運的無限可能。我媽媽同一款食材煮三十年都是同一個煮法,她沒有興趣更沒有勇氣試驗別的煮法,明知不好吃,明天仍然重複昨天的煮法。我祖母則一個菜可以煮出無數種滋味。所以我很小的時候已明白,一個人性格的可塑性越強,改善自己命運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