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兩會上重申,穩定物價是今年政府首要工作。不過,副總理王岐山在出席山東代表團時說,「大家都講民生,政府要抓民生,要突出民生、保障民生,『食品安全』才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
負責主管金融的王岐山,一年一度回到山東團,與山東人大代表開會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在討論食品安全時,王岐山二話不說指:「現在很慚愧啊,剛吃飽,就出現食品安全的問題。」他說,現已不是說有沒有得吃、夠不夠吃、有沒有花樣,而是怎麼吃才能放心的問題,「越白的麪越不踏實,亮晶晶的大米也不踏實。」
王岐山:越白的麪越不踏實
令王岐山如此感慨,原來他與溫家寶有一次到河南農民家裏,老太太捧出來一捧花生,並着總理放心地吃,「這是我們自己家吃的,我們自個種的。」不用小民多說,老太太的話應震撼兩位總理的心,亦印證坊間一直說中國遍地假貨是最真的話。
會上,王岐山更憶述當年插隊時,選擇了延安聖地,沒去黑龍江,後來與黑龍江的同學見面後就想哭,「他們幹活累了,至少還吃得飽啊,我是累了還吃不飽,知道餓是甚麼滋味了。」
王岐山打響民以食為天的旗幟,不過,他並非純打溫情牌,而是順道借食品安全,指摘部委與地方政府權責既不清也欠責任。會上,王岐山首先直指食品安全本來是地方負責制,但在國務院開會時,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後來就成立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說到地方在自身建設中,他認為,基本要做到「情況要明、數字要準、責任要清」。
王岐山還說,「現在我們有多少部門在推諉扯皮。」世上古往今來均存在部門間職責重叠的問題,但這不代表部門間會出現推諉的情況。不盡其份令北京市在非典期間,連主席胡錦濤在落實突發政策時,也要一再提點「落實、落實、再落實」;更不幸的是,這些話在國務院是常常聽到的。
王岐山今次來個大踢爆,箇中原因離不開有地方官以至企業老闆視國法如無物,更甚者是他們聯手牟利,視老百姓的命如草芥。官商如此大膽,小民認為中央也要負責,別的不說,就說食品安全吧,刑罰輕與判刑欠公允標準都是其中一個根源,舉例來說,一個涉嫌生產銷售數十噸三聚氰胺問題奶粉的主犯,最後只判了3年有期徒刑,而且緩刑3年,中國毒奶粉受害家長兼維權人士趙連海則被重判入獄兩年半。
量刑不公令執法困難
這種量刑畸形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食品安全執法的困難。中央不從基本改革,執法部門惟有打假停不了。說到此,小民想到內地市民來港買日用品之勢日益嚴重,今回香港BB要繼續食貴奶粉啦!
郭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