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糧食價飛升 農業股看俏

暢談富論:糧食價飛升 農業股看俏

通脹壓力席捲新興市場,相信身處香港的讀者亦感受到物價上升的影響,其中食品價格更錄得顯著升幅。彭博數據顯示,標普高盛農產品指數去年上升34%。面對通脹威脅,投資者不妨考慮透過投資農業相關企業,藉此「轉危為機」。
在供不應求下,農產品價格上升是意料中事。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指出,全球人口在2050年前料將高達90億人,隨着城市人口日漸富裕,他們對飲食營養的要求亦相應提高,食用蛋白質的需求增加,意味穀物產量亦需提升以飼養禽畜。按現產量計算,屆時全球穀物產量必須升逾70%,方能滿足新增的糧食需求。此外,各國政府致力推廣生物燃料,以減低依賴傳統能源包括石油、煤等,亦為未來龐大的農產品需求埋下伏線。

前景更勝直接買商品

不過,全球農產品供應增長速度卻無法追上需求。過去一年,俄羅斯嚴重旱災造成全球穀物失收,美國耕地收成減少料將持續,拉丁美洲不穩定的季節性氣候為當地的大豆生產帶來波動,而城市化發展亦令全球耕地面積買少見少。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顯示,人均可耕土地正逐步縮減而具備潛力的耕地中,有四成未有完善的運輸網絡,為發展帶來難度。
上述農產品市場趨勢,隱含龐大的投資機遇。我們認為投資農產品相關股票,前景較直接買入商品更佳。首先,農產品收成易受天氣影響,價格經常出現波動;此外,農產品股票可為投資者提供更廣泛的投資機會。肥料生產、食品加工、農業機械等無法納入商品指數的行業,亦可受惠於全球耕物需求猛增。投資者透過股市,可捕捉有關行業的投資機會。
基於農產品行業結構高度分散,不少大型企業透過收購拓展業務。在過去一年,農業企業的併購轉趨活躍,不僅併購宗數增加,涉及金額亦越見龐大。儘管澳洲礦業巨擘必和必拓(BHPBilliton)最近敵意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Corp.失敗,但顯示企業對農業相關公司的興趣與日俱增。
另外,收購者亦尋求地區分散投資及業務擴展,農產品供應商Agrium收購澳洲穀物營銷商AWB便是一個好例子。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