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民國百年,最好的節目是尋訪民國兩大巨擘的故居。
孫中山故居翠亨村許多人去過了。一所村屋,從頭粉刷為綠色,像電影片場,重遊興趣不大。反而蔣總統中正在奉化溪口的故居,較為冷門。紅衞兵略有破壞,因統戰所須,予以「修復」。當然,修復一所房子易,矯復一段歷史的原貌,就很難。
蔣總統是中國的偉人,他領導全民浴血抗戰,他維護中國儒家傳統,他才是孔孟的真正傳人。譬如以上這幾句話,很基本的事實,長期歪曲,怎樣「修復」呢?
蔣公故居甚大,有東西廂兩翼。中庭兩株桂樹,一株金桂,一株銀桂。剛好蔣公在上海另娶了宋美齡,在老家的髮妻毛福梅,把長居的東廂讓出,給老公的新歡住,那時的中國女子,也真賢良淑德。
可惜好心歹報。一九三九年,日本飛機轟炸,蔣太夫人在故居躲炸彈,本來已進防空洞了,忘記了鑰匙,又出來取。此時一堵牆壁炸裂了,老太太給塌下的磚牆壓死。幸無太大痛苦,而且不是直接炸死的。這個世界真有上帝?以此事觀之,肯定沒有。
蔣經國此時適在江西當肅貪專員,聞訊連夜乘車趕回,眼見母親橫死,嚎啕大哭,咬破指頭,以血寫下「以血還血」四字,吩咐手下照字跡刻碑。字碑今日猶在,只是搬到了一街之隔的另一座小洋房。小洋房是三十年代澳洲顧問端納給蔣氏父子蓋的。一九三七年,蔣經國從蘇聯回國,蔣介石命他與俄國妻子蔣方良住在這裏,讀書思過,把在蘇聯學來的列寧史達林思想洗掉,改讀孔孟論語和曾文正公家書,就這樣把兒子及時在魔道邊緣挽救回來。
小洋房的抽水廁還在,廁板仍是當年那塊,還有洗手盆的十字水龍頭,皆三十年代英國式。我在廁所門口張望,彷彿看見小蔣剛站起來,沖了廁,一面嘮叨駡他老爸專橫,一面到洗手盆洗手的身影。
還有一座民國蓋的城樓,由於奉化溪口在武嶺山麓,蔣介石親題「武嶺」樓匾。「文革」時,紅衞兵要肅清蔣介石的「餘毒」,想把題匾砸掉,但溪口鄉親,仍懷念蔣公,用一層水泥把樓匾掩蓋起來。紅衞兵拿着鋤頭來城門下喧嚷一陣走了。在黑暗的世代,還有一點點微弱的正義感在發光。
故居前的奉化江,一泓清淺,尚有村婦三兩蹲在江邊洗衣,又在石板上用棍打濕衣裳。世事的變幻,這些女人是不知道的。再過一條街,就是足浴店和夜總會了。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我抬頭看看河邊的小洋房,當年蔣方良穿着泳衣,在河邊的一座水泥台上跳水,村婦大嘩,說是不守婦道,蔣介石知道了,寫信叫媳婦檢點些。百年滄桑,就這樣隨江水流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