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往荷蘭短遊,要不是需趕返香港參與NBA評述,差點想乘機遠赴英倫欣賞NBA首次在歐洲上演的常規賽。不過,對香港球迷而言,兩支戰績相當差的球隊對壘,沒甚吸引力可言。
網隊今季雖多次登上頭條,但他們和速龍的賽事早已是「被遺忘的時光」,可是我覺得這次賽事對中國球迷卻別具意義。
早在1990年NBA已開創先河,安排當年擁有「郵差」馬龍和「助攻王」史托頓的爵士隊,和坐擁名控衞奇雲莊遜、「死光槍」漢拿錫的太陽隊,在日本進行球季揭幕戰,成為首個在北美洲境外舉行常規賽的北美職業運動聯盟。直至2003年,先後舉辦過6屆NBA日本賽,可惜目前已停辦。
近年NBA積極擴展版圖,以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將來或許有機會在中國舉辦常規賽,尤其是北京奧運過後,好幾個籃球館在硬件上已具備NBA規格,球隊更是不二之選:火箭對巫師,姚明vs易建聯。只在緊密的賽程中,球隊遠渡重洋前來比賽,都需要好幾天時間進行調整,舟車勞頓是一大障礙。
話說回來,今次倫敦賽所選取的比賽日期,令人摸不着頭腦。儘管網隊和速龍幾乎緣盡季後賽,但為何要在接近季尾的關鍵時期舉行?再者,籃球在英國的地位遠遜於足球、欖球等運動,這次能收到真正的宣傳效果嗎?即使要宣傳,不就在夏天的「NBA歐洲行」已辦過了嗎?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文:丘雨勤
now籃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