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敏妮教人如何使6000元,或說如何用6000元。坊間多了相關的討論,皆因我們的政府不懂甚麼是投資,甚麼是花費。
如何用可以分為投資性及消費性,後者包括買衣服、食一餐好的晚飯、去一個短線旅行、換手機、買iPad2,可謂琳瑯滿目。投資則包括買債買股買輪,視乎閣下的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程度。
有位精神病康復者朋友,年輕而貌美,充滿智慧,比一些沒有理財經驗,胡亂管理市民財富的官員高多個層次。她打算在好的價位,利用6000元購入一手工商銀行(1398),實行以錢搵錢。工行是四大內銀股,每手1000股,股價6元的話,一手剛好6000元。09年度每股派息0.17元人民幣,約0.2港元,一手有200元。可以考慮在6元以下,約5.8至5.9元才購入,用上兩年時間,先收股息,再賺股價,一定比放在強積金好。大家要尊重強積金的精神,但是否額外供款要看收費及回報。
工行的股息回報率有3.1%,另一個投資方案是把現金放在內地的人民幣定存戶口,存款息一年有3%、兩年3.9%、三年4.5%,更可受惠人民幣升值。政府計劃發行ibond,息率可能有3%至4%,是可以考慮的選擇,但手續費會比定存高。
買工行 回報勝強積金
政府以為有錢可以亂派,如何派?為甚麼18歲以下及新移民卻沒有?澳門已有多次派錢的經驗,它們可以在兩個月內把支票派到市民手內,香港會如何?大家拭目以待。人數多少不是藉口,最重要的是有智慧。
我會發起中學母校把收到的款項捐出來,不論多少,成立一個基金,讓投資收入支援一些經濟上有困難的師弟妹,名字可能叫「XX校友2011年預算案獎學金」,使有需要的人受惠,及記起如何去理財。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