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U-turn,將六千元派街坊,凡十八歲成年香港居民皆可落袋。財爺忽然觀音借庫上身,皆大歡喜。財不散,人就周身唔聚財,千金散盡還復來嘛,只要大陸豪客繼續來香港搶購天價樓盤,入市不斷,政府坐收印花稅,都好和味。這六千元,很可能就會成為「風土錢」,跟風土病一樣,每年三月一到,杜鵑花開之時,就是庫房開閘放水的良辰。人間三月天,遍地銀花美景,中東波的茉莉花,在香港這樣肥水的土壤中,除非識飛啊,否則如何開枝散葉。
六千元到手,香港人會點使?肯定唔會俾阿媽做家用,因為這一鋪,連一家之煮的阿媽都有份,一家五口,就有三萬銀進賬。放在銀行,紅簿仔利息低得羞恥,買ELN又怕雷曼借屍還魂。諗過度過,都係應使得使,三萬銀,足夠全家請人洗腳抹腳,幫襯足浴成個月仍有凸。六千元順番晒市民啖寃氣,這筆債,還得及時,唔使拖欠到下輩子,就算議員再惡,也不敢丟膠樽控訴了。替財爺埋單,六千元一位,豪擲三百多億擺平了反對派議員,噫,平均價,確實貴了些,但這是必須的合法「造市」,用三百億拆彈,那三百多億又不是曾氏家產,羊毛出在羊身上,司長只是賬房裏管數的,「敗家」得問心無愧。就讓銀彈飛一會兒好了,阿爺那邊,滿口支持。不怕使剩一個零頭嗎?嗯,那是英國佬當家時的賊相,咱們回歸祖國親娘懷抱後,哪能太計較的。派六千元這一堂國情教育課,熱爆微博,盛世中的寶爺用藝名參加了討論區,問有無人食過六千元一碟的粟米石斑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