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繼續走訪不同醫院,昨日到聯合醫院聽取前線醫生申訴人手嚴重短缺的問題。有醫生表示,該院內科及老人科編制只有約60人,較首先向醫管局發炮的屯門醫院90人還要少,去年約一成醫生離職後,有一半空缺未能填補。骨科有一組醫生更要「三個人做八個人嘅嘢」。
60至70名來自不同專科的聯合醫院醫生昨日出席大會。有醫生稱,內科及老人科編制只有約60人,但兼顧的地區較大,醫生相對較辛苦。去年有六至七人離職,有醫生轉往工作時間穩定的衞生署,亦有內科專科醫生轉做皮膚科;但只能填補三個空缺,部份更是合約制。
「醫管局留不住人才」
大會上,有外科醫生直言,僅昨日一日內就有三名醫生辭職,反映醫管局不能挽留人才。而急症室未來數月亦再有兩人離職,累積有五至六個空缺不能填補。
亦有醫生批評院內的工作環境擠逼,梁栢賢亦認同聯合醫院有需要重建,以改善工作環境。對於豁免女醫生懷孕期間超時工作或通宵當值的要求,梁栢賢承諾研究,如她們懷孕達某周數時獲豁免,頂替的男醫生可獲特別津貼。
轉至其他部門或醫院
另外,廣華醫院內科及老人科早前已流失約三成醫生,但今年3月至6月再有四名初級醫生離職,當中兩人轉到其他部門或聯網其他醫院。該部門編制有68名醫生,直至6月會有3至5個空缺。
前線醫生聯盟前主席羅智峯表示,醫管局日前提及有500個空缺,但今年7月份只有約266名醫科畢業生及海外回流醫生,顯示最少有約230個空缺不能填補。
羅智峯指出,為了較平均地分配醫生名額,以免醫生只選擇晉升機會較大的婦產及放射科等,而不申請較不受歡迎的內科,故此,當局正研究改為中央協調空缺及分配醫生名額,只開設約270個空缺,每間醫院及專科只能按空缺的比例分配醫生名額。
「以前如果婦產科走咗十個人,開足十個位,家唔可以,令到醫生申請唔到婦產科,轉去申請內科,令到內科唔會冇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