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煙氣淨化 獲九億准許利潤 200萬戶分攤中電每戶多付$450

完成煙氣淨化 獲九億准許利潤 200萬戶分攤
中電每戶多付$450

【本報訊】發電廠的污染物排放是香港空氣惡劣主要元凶,市場佔有率較大的中華電力,最近完成煙氣淨化工程,表示可大幅減少三種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政府減排目標。約90億元的裝置成本將會為中電帶來9億元准許利潤,由200萬用戶共同承擔,即每戶約付450元。
記者:蔡元貴

位於青山發電廠的煙氣淨化項目佔地四萬平方米,相當於四個香港大球場。項目包括加建四座吸收塔、24個儲存缸、15座運輸處理設備及3公里長的煙氣管道等等。中電共花了20萬工時、500噸鋼材,四台機組當中,已有三台啟用,最後一台今年第一季運行。
整個系統中的關鍵部份,是利用選擇性催化器,以氨氣和氧化氮產生的化學作用,把煙氣中的氧化氮變成正常空氣中含有的水氣和無毒氮氣。

開支分攤15年入賬

項目耗費約90億元,中電副主席阮蘇少湄說,這筆開支將會分攤15年入賬,對成本影響輕微。中電現有用戶數量約200萬,以兩電利潤管制計劃容許的9.9%計算,即平均每戶需要為中電支付450元。
煙氣淨化工程可為中電減少三種污染物的排放量,與97年比較,青山發電廠的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可吸入懸浮粒子的排放,可分別減少56%至59%。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在設施啟用儀式上稱,隨着中電新的淨化項目完成,相信本港能夠達到早前訂下的減排目標。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說,政府訂立的減排目標,只是「睇餸食飯」,因應兩電願意興建的減排裝置而制訂,邱騰華說的達標是理所當然的。問題是,政府一直拒絕從公眾健康角度出發,不肯遵照世界衞生組織標準訂立更高標準的空氣質素指標,政府的所謂「達標」並無意義。

項目落後國際多年

張韻琪續說,中電的煙氣淨化項目已落後於國際趨勢多年,即使內地的燃煤電廠也早已安裝這種系統。由於青山發電廠興建於80年代,中電須在舊有設施上加裝減排系統,也導致工程成本上升,最終給予中電更多加電費、賺取認可利潤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