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如鍾無艷 - 林夕

民意如鍾無艷 - 林夕

民怨討價,財爺還價。見過砍價最兇的還個一折,沒見過還個十折,另再向叫價者追加價碼的。如果我是賣家,要價六千大元現金,對方照付之餘,還忽然把之前一宗交易的手續費奉還,我會覺得他之前的堅持太吝嗇,不知市價,還是覺得之後的闊綽是識時務,當我是流氓買我怕?不,我只懷疑這人不是瘋了,就是在發脾氣,否則,就是背後有人對他放話:「不惜任何代價,擺平這刁人,用錢堵住那張嘴。」
王國興議員跟我不一樣。負責我們的錢該怎樣用的大腦,忽然從善如流或隨波逐流,之前用錢用錯腦,之後用錢不用腦,王議員高興得覺得「此刻做個香港人,真是感到自豪。」
荒謬的政策推出來,要靠燒起全城怒火,如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所言到達臨界點,才得以收回成命,有甚麼值得自豪?香港人的自豪,就建立在喊打原來有效的權力欲?事事都要去到管治面臨失效的亂局,才得以如願,才換到一個回應,也值得自豪?事實上,為怕管治失效而自認管治不講原則妄談哲學,管治從此即時失效。
預算案chok樣版那盤數不知道是怎麼算的,但香港人應該心中有數,這樣變態的轉軚,是重視民意,還是重視立會的票數?是買民意,還是在收買議員?議員買的,是民意還是民票?如果不是在兩會舉行期間,不是把反對預算案遊行上綱到革命的程度,觸動了中央的神經,事情會如此發展?民意不過是一些人的籌碼,有事時鍾無艷,可以一用,無事時也是鍾無艷,沒有人願意多看一眼。還自豪?不自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