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污染損腦神經

水銀污染損腦神經

【本報訊】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教技學系在老鼠身上進行的研究發現,長期接觸海產中常見的水銀污染物,神經傳送的功能會最先受到影響,直接影響大腦的復原能力。研究人員指測試在人體方面仍未得到證實,市民仍可放心進食海產。

降低復原能力

研究讓老鼠長期接觸其中一種常見於海產的水銀污染物甲基汞,發現老鼠小腦積聚的水銀含量最高,其次是視覺皮層、運動皮層及體感皮層,研究也發現大腦還積聚了其他形態的水銀,在出現急性水銀中毒的情況時,神經傳送的功能最先受到影響。蛋白質組學檢測分析顯示,腦部體感皮層的973種蛋白質,104種的表達因接觸甲基汞而退化逾50%,受影響的蛋白質不能為神經原提供足夠能量,降低大腦復原能力。
負責研究的理大動物資源中心主任盧俊立指出,國際間近年也有檢討長期進食海產,當中水銀含量對人體的影響,發現非長期大量進食海產,對人體健康仍是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