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糖應該人人有份」未受惠社群醞釀大反擊

「派糖應該人人有份」
未受惠社群醞釀大反擊

【本報訊】他們扎根香港,為香港繁榮作出貢獻,但財爺派錢,他們被拒諸門外。未能受惠於預算案修訂方案的內地新移民昨怒斥政府帶頭歧視,將新移民視為二等公民,未滿18歲的年輕人也不滿受到忽視,醞釀大反擊。
「通脹全民受害紓困人人有份!」街坊工友服務處與新來港婦女權益組昨舉行記者會,怒轟政府派錢措施歧視居港未滿七年的內地移民,在港居住了六年的新移民劉女士,與10歲女兒相依為命,每月靠2,000多元綜援維生,劉女士來港後一直有做工,近年才被迫留在家中照顧女兒,她本可獲6,000元強積金注資,但預算案修訂後,現時一毫子都冇,成為新預算案的犧牲品。在港六年經常受歧視,但想不到最歧視她的是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她說:「你畀咗張身份證我,但係點解都唔當我係香港人?」
單親家長李女士09年由內地來港,有一女一子,大女患有唐氏綜合症,兒子只得9歲,由於她沒資格申請綜援,一家開支全靠兩名子女的7,000多元綜援,她直斥新預算案未有正視貧窮問題。街工昨號召新移民下周日繼續上街,向政府爭取設立全民養老金,以及加強屋邨託兒服務。

新移民未受惠於修訂後的預算案,民主黨遊行至政府總部抗議當局歧視。凌樹輝攝

居港未滿七年的一群,怒斥派錢方案製造分化,堅持下周日繼續上街表達不滿。馬泉崇攝

受惠者撐場:政府分化

基層工友梁女士雖然受惠政府派錢,但也出席記者會聲援新來港人士,她批評經常將社區共融掛在口邊的政府,帶頭分化,她說:「既然派得糖,係唔係應該人人有份?」
香港中學生聯盟前日發聲明稱,應將2012年3月31日前年滿18歲的青年列入派錢群組,結果引來坊間猛烈批評。主席李啟迪指,暫時未知周日會否上街遊行,但相信不少中學生以個人名義上街,「呢次係全港性遊行,好多人有自己訴求,一定會有細過18歲嘅學生表達不滿」。據該會行政主任池卓龍了解,部份學生因不獲6,000元而上街,部份則對預算案不滿而發聲,「冇六千蚊嘅會不滿,但我係對佢用錯呢六千蚊而不滿,筆錢用喺其他地方可能更加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