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挺散戶人幣買股資金池下半年推 催谷二手市場

港交所挺散戶人幣買股
資金池下半年推 催谷二手市場

【本報訊】港交所(388)昨正式公佈,為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今年下半年設立「人證港幣交易通(TradingSupportFacility,TSF)」。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交易通的設立旨在輔助人民幣股票發展,尤其是二手市場,不希望因人民幣不足窒礙其發展,令人幣股票淪為「二等公民」。
記者:高淑嫻

交易通是一個「港元入、港元出」的機制,由證券行與銀行協商人民幣滙率,讓沒有人民幣的證券行客戶透過交易通向銀行兌換人民幣,買入人民幣股票,當客戶沽出相關股票時,便換回港元。兌換的人民幣一定要用來買人幣股票,不可以單純兌換。故此,港交所準備調整中央結算系統,確保有相關的人幣股票買賣。

交易通港元交收 不設兌換

不過,港交所暫時仍未公佈參與交易通的銀行名稱。李小加透露,與銀行商談的過程中,發現銀行最關心交易通的規模多大及兌換率是否商業化,「天文數字當然不成」,雖然李小加沒有預期交易通規模,但初期規模一定較細,然後逐步增加。
港交所表示,交易通將建基於本港人民幣資金總額,「規模將維持在本港人民幣存款總額內一個健康及適當的水平」,規模應該與支援的人民幣股票掛鈎。正因為交易通只涉及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李小加表示,交易通的設立毋須得到中央或監管機構批准。

冀誘內地富戶港投資

李小加又感嘆道,每次提到設立資金池,總被人潑冷水,指本港銀行體系已有人民幣,何解要多此一舉,他首度反駁指,人民幣股票是新事物,港交所不可以以為一定無問題,一定要為人民幣資金是否足夠做好準備,到時「即使下雨,我們都無問題」。
他指出,設立交易通,可以讓有意在港發行人民幣股票的公司放心,不用擔心本港人民幣資金不足,從而拖低股票二手交投。他亦希望人幣股票與港交所其他產品一樣受歡迎,不會淪為「二等公民」,中央政府亦可放心,人幣股票不會成為B股翻版。
長遠而言,李小加認為,當港交所成功發展人幣股票,可以吸引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甚至內地富貴投資者,參與本港的人幣股票買賣,因為以相同貨幣交易,他們毋須承受滙率風險。據悉,港交所推而廣之,亦希望吸引內地企業來港發行人民幣股票。

港交所全年業績概要

項目:收入
金額(元):75.66億
變幅(%):+7.55

項目:純利
金額(元):50.37億
變幅(%):+7.08

項目:每股盈利
金額(元):4.68
變幅(%):+6.85

項目:末期息
金額(元):2.31
變幅(%):+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