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紅了港人的憤怒指數,也紅了一碟粟米石斑飯。財爺經此一役,可能終身不吃粟米或急凍石斑塊,寃啊。那提問的節目主持人,分明是在尋釁滋事,以為在玩撳錢遊戲,以刁鑽為樂。是粟米石斑,不是焗豬扒飯,是某區某連鎖店,不是某區某茶餐廳,這不是志在讓人出醜,抽抽水製造話題,難道還有半分誠意考驗財爺對民間疾苦了解有多深?
這碟飯給炒得火熱,財爺回答得跟預算案一樣笨,應該居功不小。問題是此等問題,即使是港英年代政府,由最有遠見的理財高手接招,相信也會一時無語,差別只在回應該會聰明點幽默點。不過,人種有別時勢有別,即使邱吉爾上身,幽默會被視為輕佻,聰明變成滑頭,誠懇淪為囉唆的狡辯。
財爺原可反問主持人,那作為時事通的節目主持,為民請命的議員,又知道某區某家老牌平民麵店一碟雲吞撈的價錢麼?不行,這是挑釁,反彈只有更大。
民間疾苦啊民間疾苦,知道全港各區各級食店的粟米石斑飯價錢,就代表知道民間之疾有多惡苦有多深?深知民間疾苦的,又必然要把餐單價錢背誦,流利得像周星馳在《喜劇之王》中假扮外賣仔的表演一樣?不是吃慣吃熟草根這口飯,即使答得出一串魚蛋與煎釀三寶的價,也是一場政治表演。香港的確不需要一個有能力兼任消委會主席及格價專家的財政司司長,像俗語講,知米貴,而懂得怎麼讓吃不起米的人,找到吃安樂茶飯的配方,才最重要。那些刁鑽的問答遊戲,說白了只為玩玩高官洩憤,玩完了,別把這當作指標才好。我們需要智慧多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