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填海流浮山 - 鄧達智

馬桶填海流浮山 - 鄧達智

如此繁華景象似曾相識,就似回到80、90年代中旬之前。仍然有點欠,星期天的旺只及往昔最黃金時代的週五六,頂多八成。當年最大的裕和塘於97後全盤退出,單單這份客量便很不得了。
流浮山始終不是九份,不缺山光水色,最缺亦是最難填補是人文素質。它的天然條件不單有而且豐富。去日只有一條屏廈路可通流浮山,單單沿路兩條大村,廈村與屏山連綿明清古建築群、魚塘、河涌、良田、古塔、群山,面對蛇口后海灣。當貨櫃場、貨倉、停車場……一應破壞環境至深獲牌或違規改變土地用途諸物出現之前,山坡上也曾出現好些單棟花園素社。那年頭我們都愛騎單車,駛車或遠足上山看風景,看日落,看海,看深圳未建設前的原貌。惡變不過十多年,在幾單政府帶頭宣佈后海灣水質污染事件另加沿途農村風光翻天覆地巨變,不要說一席萬金海鮮吃客,一般遊客也消失無蹤,從九七前至沙士期間,這裏幾乎變成沙漠,走的走,關的關,景象淒涼。曾經如花怒放,也曾目睹她的凋零……透過不少人力物力官方的民間的文化界的,終於在近年撐出一番回光返照的風景。
盼得人家生意興旺當陪伴喜慶。從后海灣對岸紅衞兵張紅旗舉紅寶書吶喊打倒港英,到少年騎單車到木橋上看日落月出蛇口,再到近年常呼親朋喚友來嘗海鮮,直至最近去的一次……從未見過流浮山如此髒亂過;威煌牌樓建起換不來去日小路口大棵鳳凰木的優雅,食環署的威武沒有整頓在極窘迫也可能極危險的小街市路上亂擺亂賣小食攤檔。最難堪海邊無端出現車路,更見亂倒泥頭正在填海,日落間還見幾口扔棄馬桶;鄉事、區議員、元朗民政、規劃處都那裏去了?可是警號,發展商快要踏足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