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發表報告稱,與過往多次石油危機不同,目前市場仍有剩餘產能,以及全球能源效益改善等因素,將減輕油價飆升對經濟的衝擊,估計油價每升1成,將令全球及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減少0.1及0.2個百分點。
剩餘產能減輕對經濟衝擊
該報告稱,過往三次石油危機包括73至74年阿拉伯石油禁運,79年伊朗革命及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分別刺激油價飆升3.7倍、1.8倍及1.41倍,並將美國拖入衰退。惟全球石油市場目前仍有剩餘產能,相信能應付石油供應受阻帶來的影響。
此外,全球能源效益大有改善,過去40年每單位GDP的平均能源消耗量下降4成,相信今次油價攀升不會引發如上世紀七十年代般的嚴重通脹,加上產油國以賣油所得利潤增加消費等,料可紓緩油價上揚對經濟的衝擊。與此同時,由於發達國的工資水平停滯不前,相信面對油價攀升,西方國家的央行暫仍不會加息。
中印進口石油多成輸家
報告又指出,油價飆升的最大輸家將是那些淨能源入口佔GDP比重最高的國家,包括印度、泰國、菲律賓,其次則是中國。最大贏家則是經濟增長偏低的淨能源出口國。
瑞信預期,油價將自現水平回落,因為沙特阿拉伯料將利用部份石油儲備增加市場供應,以壓低油價,而石油需求料亦會自12月的高水平回落,當時因歐、美天氣異常寒冷令石油需求急增。
該行相信,布蘭特期油要升至每桶140至155美元才會對股市造成衝擊,參考過往歷史,油價升約1倍(即升至155美元水平),可令股市調整34%。
瑞信報告重點
‧73至74年阿拉伯石油禁運,油價飆升3.7倍
‧79年伊朗革命,油價飆升1.8倍
‧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油價飆升1.41倍
‧今次油價上揚一成,料令全球及美國經濟增長減少0.1及0.2個百分點
‧最大輸家包括印度、泰國、菲律賓
‧最大贏家包括俄羅斯、加拿大、澳洲、馬來西亞等
‧料油價由現水平回落,年底於100美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