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警模擬彈道測試靠估

菲警模擬彈道測試靠估

【本報訊】子彈撞擊玻璃後,會否「勇往直前」,視乎不少因素。但菲律賓法證人員在肇事康泰旅遊巴,卻拉了不少直線,以顯示子彈飛行路線。死因研訊主任特別向陳紹基查問子彈撞擊玻璃後如何飛行,以免陪審團看見黃線後被誤導。
陳紹基昨講解62處子彈痕迹時,庭上螢幕左邊顯示有痕迹位置的旅遊巴圖畫,右邊以近距離真實相片作對照。從相片可見,菲律賓法證人員在一些清晰的子彈痕迹上,會拉上黃線穿透子彈窿,有時則以竹枝或木條標示位置。死因研訊主任翟紹唐擔心陪審團被誤導,便問陳紹基,玻璃被射穿時,子彈是否必然穿過子彈窿?若子彈射穿,是否必然「勇往直前」直線飛行?
陳紹基解釋,子彈射穿障礙物後會否直線飛行,視乎障礙物的物料、厚薄,子彈的性質、速度、射擊角度等,「如果係張紙,或者好脆弱,影響會好微;如果係好硬好厚嘅玻璃,影響會好大」,故不能一概而論,「話無影響,會係有一個假設成份」,所以他在蒐證後,便做了模擬射擊測試。

警司爆赴菲搜證辛酸

另外,陳警司作供期間,不經意吐露在菲國的辛酸與無奈。例如他由8月30日中午連續工作至翌日早上,在旅巴車身上下「擒高擒低」。另外,他到埗時車身已遭大肆破壞,多塊玻璃已被移除或損毀,很多彈痕均難以測出彈道方向,而車輪曾遭修補,更曾轉動,縱有彈痕亦難推斷子彈方向。
他在車上只撿取到疑似子彈碎片的金屬小塊,後來前往當地國家警察總部的化驗所,商借槍手門多薩所用的M16長槍及點45手槍,並在當地試射,取得完整彈頭及彈殼作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