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列爆熱 隱形粉絲藏港

吉列爆熱 隱形粉絲藏港

今屆奧斯卡獻新猷,完場由紐約著名兒童合唱團ThePS22Chorus台前高唱謝幕,令我想起更紅的NewDirections何以沒份表演?!以為我講火星話?實情是你沒看過《Glee》!皆因香港的吉列粉絲一直大隱隱於市。

記者:蔡俊業
部份攝影:梁細權

每集逾千萬收視

《Glee》(港譯《吉列合唱團》),剛於周日在無綫J2播完第一季,無聲無息。用此四字並無誇張,至少我敢說港人知道「每晚十點半要撳錢」或「《魚躍在花見》日本景好正」多過「NewDirections的成功之路」吧!實情《Glee》在美國勁多人like,據當地每周收視報告顯示,此劇第一季啟播最低只有600多萬觀眾支持,後來人氣漸勁,觀眾人數攀升至1,300多萬,但過千萬觀眾的集數僅佔全季3;直到第二季《Glee》效應才成形,現時播至第14集,集集有過千萬觀眾收看。最誇張是緊接今季超級碗(SuperBowl)開鑼播出的一集《TheSueSylvesterShuffle》(2月6日),其中一幕眾演員MJ上身,以29年前《Thriller》MV內容crossover組合YeahYeahYeahs的《HeadsWillRoll》,結果當晚有2,680萬人收看,是當地三年來最高收視的電視節目,觀眾人數相等於香港人口四倍!

蘋果為吉列設專頁

若嫌未算勁?得,且看《Glee》如何改寫美國音樂市場:作為一套歌舞連場的電視劇,soundtrack是必然產物,美國人習慣在iTunes直接花錢買歌,自《Glee》兩年前播出後,不少由演員重新演繹的歌曲都雄霸下載榜,熱到一個程度蘋果方面破天荒設立《Glee》專頁。截至3月2日,曾在劇集出現的單曲《Ohio》及《Thriller/HeadsWillRoll》仍是英國及澳洲原聲單曲下載的第一位。而香港的唱片銷售情況亦不俗,HMV市場部Gary謂:「一般電影的soundtrack,套戲落畫後就會無以為繼,最多都係留喺OST(OriginalSoundTrack)十大10個星期已經要落榜,但《GleeTheMusicVol.1》至今已停留榜內長達60周,家都仲係十大!」而隨後的《Vol.2》及《Vol.3》亦分別停留榜內30周及35周,真係好癲!

■《Glee:TheMusicVol.1》(11/2009)推出一年多仍未下榜,3月8日美國即將推出Vol.5。

Glee星光客串

‧獨家試唱:LadyGaga新曲《BornThisWay》在推出唱片前決定將此曲送予《Glee》,由三位男同志角色Kurt、Blaine及Karofsky演唱,藉此表達箇中樂觀、快樂的訊息。

‧藝人爭上:奧斯卡影后桂莉芙柏德露、歌后OliviaNewton-John及BritneySpears等相繼客串一角,傳聞潮流天后KatyPerry積極爭取今季在《Glee》現身!

‧老歌新唱:劇中曾向Madonna、LadyGaga及BritneySpears致敬,翻唱她們的舊歌及翻拍MV,另外劇中會按每集主題選曲,如LionelRichie及Ke$ha等,新舊交融。

■LadyGaga為推新歌《BornThisWay》,讓《Glee》中Kurt等「獨家試唱」搞噱頭。

■桂莉芙柏德露客串演唱《Singingintherain/Umbrella》。

■《Glee》搞Britney致敬特集,BritneySpears(右)現真身,與隊中的Brittany(左)勁似樣!

輪住上雜誌封面

Kurt&Blaine

Rachel

Quinn,Finn&Rachel

Will

黃大衞:打破同志肥人命運

既然唱片在港如此好賣,何解電視劇播出後迴響不大?就連超級美劇迷黃大衞(David)都百思不得其解,「我都唔明點解咁耐都無咩人寫過或公開講過話鍾意睇《Glee》,我之前走去問Wyman,佢只係話對套劇『fanfan哋』,睇過Season1,買了Season2的DVD未開始睇,但我最想知Eason及Joey有無睇同埋唱!」大衞在美國讀大學,回港後仍有鋪美劇癮,《Glee》甫首播立即睇,最初還以為是《五個相撲的少年》的娘爆勵志版,後來才發現誤會了!「唔單止劇情得意同埋啲歌好聽,其實佢打破咗好多stereotype!」舉例說,但凡涉及同性戀者,劇情必然會描述當事人和家人關係欠佳,「偏偏劇入面出櫃同志阿Kurt,佢老竇好support佢。」又如肥胖者從來都是生性自卑遭人唾棄,「劇中有個肥妹叫Lauren本身係AVClub主席,因為Kurt第二季要轉校,監製同編劇有本事用一兩集嘅時間將佢扭轉為劇中要角。你以為體形肥胖唔受歡迎?但編劇就塑造到佢好有自信,去到打破所有人對肥胖人士觀念嘅程度,美國電視史上好少見到啲咁嘅嘢!」更厲害是劇集內容往往牽涉如未婚懷孕、同性戀欺凌等棘手議題,「例如阿Quinn未婚懷孕,劇情講佢人生出現咩轉變,佢會點樣選擇,如果落入其他編劇手上會變成《早熟》,但呢套劇入面佢雖然有掙扎,但你會見到佢有揀出路,觀眾睇到就有共鳴!同埋靚嘅人未必一帆風順,反而外形上唔好、性取向唔同嘅『弱勢社群』就有好多support。引伸下去,件事好與唔好在乎你一念之間,當然可能係做戲啦,但係一個有1,400萬觀眾的primetime電視上傳遞一個咁嘅訊息,其實係好叻!」
叻還叻,但該劇在港不紅是事實,「我自己都諗點解會無人講,可能因為喺J2做無咁多人知,二來係好多人都想留番畀自己聽同睇。就好似有間好食嘅餐廳,你未必想喺fb爆響口,只係想同朋友一齊嚟食,係bestkeptsecret!」

■David正職廣告人,兼職《壹週刊》時裝專欄作家。

■《Glee》落實開拍第三季,並加上三位新角,創作人揚言會全國公開招募。

■連續兩年奪得美國金球獎音樂劇/喜劇組最佳劇集殊榮。

■《Glee》爆紅,三位創作人RyanMurphy(左圖)、BradFalchuk(右圖左)及IanBrennan(右圖右)居功至偉。

欣宜:港美教育制度不同

原來自小在加拿大生活的鄭欣宜都是《Glee》的狂迷!一年前在中學好友不斷推介下開始追看,「可能因為我由小學到中學都有參加合唱團同埋話劇等活動,所以睇劇時對於部份角色好有同感,尤其係唔做運動嗰班!」要數最喜愛一幕就是阿Kurt父親問他的性取向,結果阿Kurt向他出櫃,「呢場戲想講,屋企人心目中無論你係一個點樣嘅人,佢哋都係愛護你嘅,所以我最愛呢場戲!」對於記者說《Glee》在香港紅不起,欣宜認為可能是香港和北美的教育制度不同有關,「記得我喺加拿大讀書時曾經有一科叫『職業及個人規劃』(CAPP,Careerandpersonalplanning),喺課堂入面我哋要學識點樣去為將來打工做準備,但更重要係我哋投放好多時間喺self-acceptence、性教育同埋欺凌等事情,我諗呢套劇就係喺呢啲同年輕人有關嘅議題打轉,體現出一種為自己企出嚟嘅精神,相反大部份香港人如果面對以上呢啲事嘅時候就會好保守!」

藝人鄭欣宜

資深編劇:計算精準

說到保守,資深編劇鮑偉聰認為《Glee》在美國成功,皆因編劇計算相當精準,「可以睇到編劇喺人物方面係花咗好多心思,包含了黑人、亞裔人、殘障人士同埋同性戀者,而且好大膽咁觸及好多敏感議題,唔似《歌舞青春》咁乾淨。香港一定拍唔出《Glee》,因為港劇好多消毒藥水,最終只會變成一套虛假青春劇,根本同青少年issue脫節,好似『父母擔心你係唔係基』、『父母離異令到子女反叛』等二三十年前嘅青少年問題。現實係家80後對老闆或者社會建制有好多不滿,又如果劇集係講一個女仔失戀,有另一個lesbian對佢好,咁呢個女仔應唔應該接受呢?喂呢啲事真係發生緊嘛,觀眾一睇就會好有共鳴!」

資深編劇鮑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