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料海底火山構成污染

廢料海底火山構成污染

【本報訊】不止海鮮含鎘,內地稻米也含鎘。城大生化系副教授張潤興指出,早前有調查指內地一成稻米鎘含量超標。
問題稻米樣本及本港海鮮供應多數來自南中國,擔心同遭工業廢料所污染,「自己食番丟咗嘅嘢」。
張潤興解釋,鎘主要用於製造電池,「將鎘做成粉塞落電池入面,啲粉未必用得晒,可能就咁丟咗算數。」鎘被雨水冲進河流,或透過塵埃蔓延。

採礦掘土也是源頭

張潤興又舉例稱,第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宮川河受礦場污染,大量鎘沿河水滲入周邊土壤,被稻田吸入,導致該區居民大規模鎘中毒,早前亦有深圳大型工廠工人鎘中毒,「香港人好少食內地稻米,但係不停食南中國海鮮,香港會唔會發生類似日本嘅情況呢?」
港大海洋和淡水生物學副教授梁美儀稱,除了人為破壞,其他多種因素都能讓貝殼體內鎘含量超標,「人類採礦同挖掘土壤係會令鎘進入海洋,不過環境因素好似海底土壤、水流等都會有影響,好似冰島嘅貝殼類,雖然接近零污染,但重金屬就比預期高,原來係受到附近海底火山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