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爐奧斯卡影后第一單新聞,居然是和酒後吐真言的賈里安奴劃清界線,拒穿Dior大肚婆裝出席盛會,厲聲譴責反猶太毒舌,看來失業的時裝設計師今次萬劫不復了。站在公眾面前高姿態絕交,我想起上月《信報》前老闆娘林太炮轟曹仁超嘴巴失禁事件,其中一句「被這種繪影繪聲說話不知羞恥的人扯在一塊,怎能不吭聲」,教見過鬼的人感觸良深。昔日勾肩搭背的老朋友變種變節,一般人搖頭嘆息之外,通常採取多一句不如少一句策略,可是當對方透明其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流弊數之不盡。你的緘默可能被扭曲閱讀為懦弱、膽怯或者騎牆,厚臉皮的對方還會三分顏色上大紅,若無其事榨取你剩餘的利用價值,製造同流合污假象。
對不起,我當然是借題發揮,只因昨天逛書店,駭然發現林奕華兩本內地版大作,封底印了我對他的讚美作推介。那些話無可否認我白紙黑字寫過,時維九十年代初,當事人應該知道老早失效了,可惜法律規定罐頭必須印上賞味期限,文字沒有。不小心吃了過期食物,輕則腸胃不適重則拜拜拉柴,消費者的智商不必很高,都懂得慎防病從口入;而咸豐年的禍從口出,雖然不足以令人中毒嘔瀉,出其不意借屍還魂,引起的不快倒是罄竹難書。那一刻,恨只恨手上沒有鋒利的瑞士軍刀,可以掏出來劃花封底招徠讀者的幾行字。千怪萬怪,都怪我生性懶散,間接姑息養奸,熱衷單打嘲諷,不曾嚴正聲明,難怪坊間誤會重重。謝謝林太的啟蒙,還有娜妲莉寶雯的示範,東施痛定思痛,決心擘面效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