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不缺人才的滙控(005),由沈弼、浦偉士到龐約翰,每代大班各領風騷,展現雄心魄力,震懾市場,但自旗下滙融因北美次按觸礁後,集團一直進行死氣沉沉的「復修」工程,無論股價以至管治威望,處處受外界質疑,即使去年中期業績符預期倍增,股價亦僅彈升一兩天,迅即乏力回軟。
個人成敗與股價掛鈎
以才能及個人魅力,成為滙控歷來最年輕行政總裁的歐智華,被投資及基金界形容為「呼風喚雨」型的魅力人物,他與主席范智廉昨首度站台主持年度業績發佈會,大部份問題均由歐智華作答,他處處展現新猷,甚至罕有地將未來5年,衡量其作為集團CEO政績的成敗,與股價表現綑縛一起,實行絕地反擊。
新猷之一,是業績會首次放棄在固定地點舉行記者會,採取與國際大行並軌的視像會議模式,原訂約半小時多的電話答問環節,最終歷時超過一句鐘,歐氏以快槍手的速度,回答來自英、美、中、港等地近20條提問,答案簡潔精悍,手起刀落,與葛霖以往演辭式的長篇大論,南轅北轍,隱隱乍現昔日浦偉士一錘定音的影子。
5月闡釋策略惹憧憬
擅長發揮管理預期的歐智華,亦一改滙控以往迴避作前瞻性展望的態度,反客為主,一開始即主動披露一系列,投資者關注的財務指標及達標時間表,引導受眾跟從其設定藍圖,層層推進,策略詳情則留待5月舉行的「策略日」講解,為未來數月留下尾巴,供外界憧憬。
對於外界評彈,他亦未待提問,便主動回應,如新管理層首次公佈業績,作為集團行政總裁辦公室的香港,沒有任何高層壓陣,歐智華即表示,並非刻意迴避傳媒,而是嘗試新的傳遞模式,又重申稍後舉行的中期業績會,及明年初年度業績會,將會在港舉行,他本人下週亦會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