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資落空中鋁挫4%成本高企 核心盈利僅1.6億

注資落空中鋁挫4%
成本高企 核心盈利僅1.6億

【本報訊】儘管中國鋁業(2600)去年扭虧,淨賺7.78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成績卻令市場失望,倘扣除一次性收益,去年核心盈利僅1.61億元,反映公司生產成本高企,蠶食鋁價上升帶來的額外收益。業績遠遜預期,加上中鋁表明母公司不會注入銅及稀土資產,累股價昨大跌4%。記者:陳韻妍

中鋁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熊維平表示,面對產能過剩及成本增加,今年內地鋁業的挑戰仍大,鋁業仍是微利產業,故公司將積極拓展煤炭資源,興建第一個年產500萬噸的煤礦,並建立以貴陽及遵義為中心的鋁基地,公司已參與山西介休煤炭資源整合,爭取今年煤炭資源量達50億噸。

今年資本開支增54%

他強調,母公司未來重點發展銅、稀土、鋁等資源,上市公司則發展以鋁為主的關聯產業,如煤及鐵礦石,除非母公司要求,公司與力拓合組的聯營公司才會在西非畿內亞勘探銅礦資源。
中鋁今年資本開支預算225億元,較去年多54%,其中5億元用於收購內地及海外鋁土礦資源,5億元用於在內蒙及新疆等洽談新煤炭項目,並推進煤電鋁一體化,冀降低能源成本,同時令業務更多元化。
受惠主導產品價量齊升,中鋁去年純利7.78億元,每股盈利6分,恢復派末期息1.14分;期內營業收入1209.9億元,按年增72.19%,惟銷售成本亦升64.09%。熊維平預計,今年上海鋁價每噸達1.6萬至1.8萬元,氧化鋁每噸介乎2700至3300元。
該公司去年氧化鋁產量增30.3%至1013萬噸,原鋁增11.6%至384萬噸;氧化鋁及原鋁業務分別貢獻10.77億及3.59億元,但鋁加工業務則錄3.24億元虧損。至於去年第四季表現,中鋁錄得3.65億元淨利潤,扭轉前兩季「見紅」的劣境。
中鋁成功扭虧,但證券界認為業績差強人意,拖累股價跌4.03%,收7.38港元。

高盛料股本回報續弱

高盛指,雖然上海鋁價去年升16%,但中鋁卻受制於高生產成本,撇除折舊政策更改及出售焦作萬方5%股權帶來的6.17億元收益,去年核心盈利僅1.61億元,而面對340萬新氧化鋁產能面世,中鋁今年盈利改善空間有限,料未來數年股本回報率維持低水平,新投資的氧化鋁及鋁材業務短期難望帶來利潤,故維持「沽售」。
中金看法則較高盛樂觀,認為中鋁增加煤及鐵礦石業務後可望增加收益,長遠利好中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