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日,看了飲食雜誌的推介,去了威菲路道新開的粥粉麵店「西關」,結果失望而回。和朋友分別點了一個雲吞水餃麵、水餃麵,外加一碟炸鯪魚球。叫了一碟油菜,直至我們吃完離座,油菜也沒上來,一問,才得知侍應忘了落單。
麵的份量不大,這是廣東雲吞麵的特色,目的是為了保持麵質的彈牙爽口,但西關的麵,卻很有一點浸泡過久的綿軟疲沓,不知是麵質問題,抑或淥麵技巧所限。比這更糟的是鯪魚球,外皮不脆,鯪魚肉更有不少魚骨,甚敗興。
與經理閑聊了幾句,經理囑我們看下期另一本飲食雜誌,說有大篇幅介紹。一間新開的餐廳,食物不見得特別出色,卻被飲食雜誌爭相報道,是個奇怪的現象。
飲食,是最多人關注的話題,無論是紙質媒體,抑或網絡文章,飲食文章都有龐大的捧場客,許多人外出覓食,如果不看飲食文章,不上網絡探路,根本無法作出決定。讀者對這類文章的依賴使飲食雜誌、飲食專欄、飲食訪問越出越多,結果是,坊間大多數食肆,只要不是特別差劣,鋪頭總貼着幾篇圖文並茂的文章。
那個星期日大約運氣真的不好,晚上去吃清湯腩,站在大利和華姐前猶豫了很久。兩間鋪頭都貼着名人推介,名氣和口碑也都不相伯仲,只是大利門可羅雀,華姐卻插足無縫,我們選擇了後者。結果仍然失望了。招牌的清湯腩牛腩不夠酥鬆,蘿蔔硬,且不入味。看來,飲食這回事,信自己的舌頭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