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政協「兩會」開幕前夕,總理溫家寶與網民交流時,炮轟地產商沒有道德,昨日果然引來網民、輿論喝采。但是,一如兩年半之前,他在美國訓誡中國企業家「身上應流着道德血液」一樣,除了贏來滿堂喝采聲之外,還有何助益?中國患有道德貧血症的,不只是地產商,不只是膽敢製造、出售毒食品的廠家,更有大肆搜括民脂民膏的官員們。
毒食品全民化學掃盲
2008年9月,溫家寶在紐約出席歡迎午宴時,被問及中國的毒奶粉等食品安全問題。他當時表示:「一個企業家身上應流着道德的血液。」這是他第一次公開呼籲中國企業家應有道德心、流道德血。
但是,兩年多過去了,中國的毒食品問題層出不窮,儼然為全民進行「化學掃盲」,正如順口溜所諷刺:「從奶粉裏,我們認識了三聚氰胺;從大米裏,我們認識了石蠟;從鹹鴨蛋、辣椒醬裏,我們認識了蘇丹紅;從火鍋裏,我們認識了福馬林;從銀耳、蜜棗裏,我們認識了硫黃。」
中國企業家身上為甚麼遲遲流不出道德的血液?如今面對樓價調控乏善可陳的困境,溫家寶老調重彈,道德的血液要怎樣才能注入地產商的身上、心上?其實,溫家寶前日也談及:「現在影響我們整個社會進步的,我以為最大的是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的誠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換一種說法,社會的誠信以地產商和企業家為代表,政府的公信力以官員為代表,但是,正因為中國官商的道德貧血症,並且相互傳染,才釀成社會誠信、政府公信力的危機
政改與否考胡溫道德
要治療官商的道德貧血症,顯然不是靠總理的訓誡、總書記的訓誡(胡錦濤也曾力倡新榮辱觀)可以見效。一個將人權、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拒之門外的制度、社會,豈會造就流淌道德之血的官員、商人?而這種制度能否改變,首先檢驗的是官員的道德勇氣,檢驗的是胡錦濤、溫家寶的政治道德。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