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不如獸性 - 李怡

人性不如獸性 - 李怡

捷克作家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中,講到狗每天重複追着自己的尾巴打圈,不會厭煩,自得其樂,但人若重複做一個動作,很快就厭了。人總是不滿現狀。因此狗仍在伊甸園,而人已離開伊甸園了。
動物是快樂的,至少是沒有人類的煩惱。我們常會罵人沒有人性。當發生殺人強姦這類事,我們會罵這是獸性的發作。但其實人性是不如獸性的。最兇猛的野獸也極少殺同類,但人類歷史卻等同於人殺人的歷史。最兇猛的野獸,捕獵較弱小的動物也只為了求生存。在吃飽的狀態下是不會捕殺其他動物的。動物並不貪婪。但人的殺人和捕殺其他動物卻不僅是為了求生存,而是為了貪婪。人類貪得無厭搜刮錢財,種種不同形式的殺人越貨,不是為了這一輩子的保障,而是為了滿足他的貪婪,為了建立他的金錢王國。
在動物世界裏,沒有強姦這回事,強姦是只有人類社會才有的。動物的性行為只是基於生理的需要,雌雄相悅互有需要就來了,沒有夾雜其他條件,而且是季節性的,只在發情期才會交配。但人類的性行為卻不分季節,不管白天黑夜,甚至常常不是彼此相悅而只是基於金錢權力等其他利益的考慮,又或者是為了所謂「集郵」。所以人類的性行為並不如動物般單純。
人性不如獸性。人絕對不如動物可愛。罵人「獸性」是罵錯了,要罵人應該罵「你太有人性了」。許多人喜歡飼養動物不是沒有道理的,大概越看透了人性的醜惡就越會移情於動物。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機構和從業者也非常值得尊重。因為沒有人性被獸性玷污這回事,只有人性大大侵犯獸性,使純潔的動物逐漸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