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主要經營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1212),受惠本港消費市道暢旺及內地百貨店虧損收窄,截至去年底止純利按年升23%,至14.08億元,遠勝市場預期;如扣除所有非經營項目貢獻,則核心盈利增長30%,達13億元,仍屬市場預期上限。 記者:吳綺慧
公司董事總經理劉鑾鴻透露,1、2月份本港百貨店銷售按年錄雙位數上升,有信心全年的同店銷售仍會有一定可觀的增長;而受惠於集團自置物業的發展模式,經營開支方面較易控制,在槓桿效應下,盈利增幅應會較營業額更佳。
港首兩月銷售雙位數增
利福去年營業額43億元,升14.9%;每股盈利83.92仙,派末期息19仙。集團中午公佈業績後股價回落,全日跌3%,收報19.3元。
佔利福整體銷售近七成的銅鑼灣崇光,全年同店銷售勁升13.7%,與上半年度表現相若,更遠高於09年時只有2.9%水平;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於平均單價上揚,按年升12.6%至636元,而人流則微升2%。
開業已5年的尖沙嘴崇光,同店增幅亦有13.5%,較09年的9.2%為佳。上海久光同店銷售大增17.9%,09年只升11%。
洽投資長三角
至於09年才開業的蘇州及大連久光,由於經營尚未成熟,期內仍然蝕錢。不過財務總監潘福全指虧損金額已大幅收窄,料兩店今年可有正現金流,甚至力爭在財務報表上可達收支平衡。而去年12月才開業的天津利福廣場,由於是以商場模式經營,料今年有盈利貢獻。
利福在內地的投資高峯期已過,去年重返淨現金水平,手頭現金有近38億元。劉鑾鴻坦言,內地多個新項目已逐步進入收支平衡階段,對集團已不構成財務負擔。
現時利福在建項目只餘下瀋陽百貨第一期,預計要到2013年中才開業,較早前2012年底的目標又再延遲。劉鑾鴻指現時已有「10個8個」新項目在洽談當中,主要是在上海及長三角一帶,傾向繼續以買地並自行興建的方式來發展,期望年內可有新項目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