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中國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1月的52.9降至52.2,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亦降至六個月來的低位,顯示經濟繼續走低可能性加大;同時,購進價格指數居高不下,輸入性通脹壓力不容忽視。
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2月份PMI指數繼續回落,預示經濟繼續走低的可能性加大,但PMI指數仍然在50以上的水平,表明經濟回落的幅度不會很大。
輸入性通脹壓力升溫
與1月相比,2月新定單指數為54.3,較1月回落0.6個百分點;新出口定單指數略有上升,新出口定單指數為50.9,比上月略升0.2個百分點。張立群對此表示,新出口定單指數小幅提高,可能與歐美經濟回升有關,對經濟走勢不會發生重要作用。
購進價格指數居高不下,2月購進價格指數為70.1,比1月上升0.8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中全部高於50,其中以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紡織業、金屬製品業為首的10個行業達到70以上。
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日前已指出,中國今年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將大於去年,人民幣升值幅度亦將大於去年。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亦稱,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和主要貨幣滙率持續動盪,對中國外需增長和物價穩定均構成挑戰。
摩根士丹利昨發表報告指,中國2月PMI數值偏低可能因春節長假影響工業活動所致,經季節調整後的資料已較1月反彈,顯示中國經濟活力依然充沛,並預計未來幾月中國製造業PMI將會保持在現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