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有故事還原喬治六世

皇上有故事
還原喬治六世

【奧斯卡頒獎典禮之君臣揭秘】改編自歷史的電影都有一定可塑性,因此更易受到奧斯卡青睞,今年於各大頒獎禮大放異彩、講述喬治六世醫口吃的《皇上無話兒》(TheKing'sSpeech),觀眾拍爛手掌捧場,昨日更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導演四個大獎,但電影拍攝外更曲折離奇的故事,大家又知道多少?撰文:盧葦

電影《皇上無話兒》今年於影壇成就非凡,全因改編的故事本身有段相當具戲劇性的歷史作藍本,其中最為觀眾樂道的,正是戲中英皇喬治六世與那位夠膽直呼其乳名「伯蒂(Bertie)」的破格語言治療師萊利洛嘉(LionelLogue)動人的君臣故事,難怪連英女皇捧場後也受感動,更大讚在戲中扮演其父親喬治六世的哥連費夫(ColinFirth)十分好戲。

《電影》哥連費夫
哥連費夫為扮演喬治六世,特別練習口吃,務求形神俱似。

《現實》
與喬治六世育有兩個女兒的伊利沙伯皇太后,希望在她死後,喬治醫口吃的故事才被搬上銀幕。

皇太后寫信感謝萊利

1952年2月28日,當喬治六世死後三個星期,其遺孀伊利沙伯皇太后(現任英女皇母親)用白金漢宮尊貴的信紙寫信給替喬治六世醫口吃的治療師萊利:「我比其他所有人都明瞭,你對國皇的協助,不但在演講方面,更是他整個人生路上,我對你為他所做的一切,永懷感激之心。」
萊利與英皇喬治六世於1926年起見面,之後一共做過82次治療,講粗口、念急口令,總之用盡所有離經叛道的方法,讓喬治六世忘掉尊貴身份盡情發洩,更意外揭開他鮮為人知的過去。
原來喬治六世童年時已開始有自卑感,除父皇對孩子一貫嚴厲,愛鬧又愛打,喬治六世自小活在皇儲哥哥的陰影下,哥哥常嘲笑他,估不到連保母也重兄輕弟,常在父皇面前偷揑他,令人以為他無故大哭,左撇子的他又被迫用右手,窒礙思路,萊利的治療不但讓他放低人生各種的包袱,友誼更因此而建立。二戰時當喬治六世發表全國講話,萊利是唯一與他同室的人,結果兩人的友誼共同創造出歷史新一頁。
喬治五世於1936年駕崩,長子愛德華八世寧要美人不要江山宣佈退位,次子喬治六世非情願地逼着「黃袍加身」。一年兩換皇帝,當然成為英史上的熱話,但《皇》片充滿傳奇的創作過程,也同樣應被傳頌。
80年代初期,《皇》片編劇DavidSeidler曾探訪治療師萊利的兒子Valentine,欲借用萊利的日記作拍戲藍本,Valentine慷慨地表示還會借出萊利病人的診症檔案,但有一個附帶條件,就是要先徵求皇太后批准,結果Seidler連劇本也給皇太后看,她回覆時卻稱:「這段經歷太慘痛,請不要在我有生之年將它公之於世。」皇太后02年以101歲高壽逝世,結果Seidler苦等28年才開工。
由於Seidler也有口吃,更視喬治六世為英雄,劇本開頭打算製作成舞台劇便心足,後來卻輾轉落到導演湯浩柏(TomHooper)的媽媽手中,湯媽跟兒子說:「我為你找到下個工作了!」最後促成兩人的合作。

《電影》謝菲路殊
語言治療師萊利洛嘉用特殊方法替皇帝醫治口吃,謝菲路殊肩負重任重塑這段珍貴歷史。

《現實》萊利洛嘉

未忠於史實招詬病

不過,《皇》片作為一部歷史電影,也有不少地方未忠於歷史而惹人詬病,有歷史評論家曾彈電影誇大史實,例如喬治六世允許首相張伯倫對德國元首希特拉侵略其他國家採取姑息政策,才招致二次大戰爆發;邱吉爾鼓勵愛德華八世為美人放棄權位,害得弟弟喬治六世被迫走馬上任的史實也捨棄不提,同樣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電影》佳皮雅斯
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寧願為辛普森放棄皇位,佳皮雅斯在《皇》片重現這段歷史。

《現實》辛普森(左)、愛德華八世

有指喬治未克服口吃

近日不少人翻查喬治六世當年並未真正克服口吃,電影中他於二戰發表激勵軍民的全國演說,現實中負責為演說錄音的BBC台剪接師DavidMartin透露,當年邱吉爾下令他在聲帶做手腳,把口吃的部份剪掉。
無論如何,《皇》片對歷史作適當的提煉而讓電影更加可觀,實為無可厚非,人性化的處理加深普羅大眾對皇室的理解,就如縱情酒色的愛德華八世及自卑的喬治六世各具缺陷均如實細訴,喬治六世與萊利的關係將是個打破皇室平民鴻溝、讓千古傳頌的美麗童話,電影還給世界一個共同訊息,便是只要有大志,就算身體有缺陷,也能成就非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