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移植屍腎創歷年新高

兒童移植屍腎創歷年新高

【本報訊】本港器官捐贈數字去年創新高,兒童接受屍腎移植的個案也是歷來最多,七歲的晞舜是幸運兒之一。晞舜先天腎臟發育不健全,三歲起要每周到醫院洗腎,與孿生哥哥雖然樣貌相似,卻因整體發育受到阻礙,較哥哥矮15厘米,至去年11月終成功換腎。專家指,兒童在青春期前換腎,才能將對整體發育的影響減至最低。

近百名器官受贈者昨出席由香港移植學會舉辦的感恩大會,向捐贈者表達謝意。

輪候四年終換腎

晞舜較哥哥晞堯明顯「細粒」,不說也看不出他倆是孿生兄弟。「因為係孖胎影響咗血流,細佬唔夠營養造個腎,所以一出世已經有腎臟問題,大個咗發育都比較慢。」媽媽施太說。
施太憶述,晞舜三歲起每周有四個下午要到醫院洗腎,無法上學,做運動也要「就住就住」;哥哥晞堯年紀雖小,但看到弟弟受苦也相當擔心,「好怕會冇咗個細佬」。

施晞舜(左)因先天腎臟發育不全影響整體發育,和孿生哥哥晞堯(右)身高相差15厘米,幸去年成功換腎,媽媽施太(中)相當安慰。

換腎後發育正常

輪候四年多,晞舜於去年11月底終獲有心人捐出腎臟重獲新生。晞舜笑言換腎後除希望可以踢足球和踏單車外,也會於今年學游水,過一般小孩子的生活。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李錦滔說,兒童腎病患者因荷爾蒙不正常,整體發育受阻礙,會如晞舜般明顯較同齡孩生發育慢,但換腎後便可回復正常,故最好在發育最快的青春期前換腎,才可將對整體發育的影響減至最低。
包括晞舜在內,去年本港共有三名兒童接受屍腎移植,是有紀錄以來的新高,其餘兩名分別是10歲男孩陳俊先和7歲女孩陳寶兒,他們均在一歲左右已開始洗腎,成功換腎順利康復。
三名小孩昨日又聯同近百位器官受贈者,出席香港移植學會舉辦的感恩大會,包括獲丈夫挺身捐腎的袁太。李錦滔說,去年捐贈器官的總人數達190人,當中13人接受心臟移植,是0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但仍有逾2,000人正在等候器官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