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突尼斯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舊政權之時,整個世界都震驚不已:莫非由下至上的阿拉伯民主時代已經降臨了?
這股浪潮隨後蔓延到位處中東心臟地帶的埃及,穆巴拉克三十年統治的垮台使所有的震驚都轉化成了確信。阿拉伯地區或更廣大伊斯蘭世界的民主覺醒是否只是一場高層政權更替,而最終實現的是穩定的秩序還是持續的混亂和極端主義化,這些都是未知之數。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個全球現代化惟獨中東沉睡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網絡威力不容忽視
這場草根革命無疑將繼續延續下去,該區域任何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雖然下一場革命爆發的時間和地點尚未明朗,但伊朗、敍利亞和沙特等國都有潛在可能。
而與此同時,全球各方也會對以色列加以勸告,要求準備好迎接該區域的巨變,並藉機與巴勒斯坦和敍利亞兩方盡快達成和平協議。然而目前的迹象卻表明以色列政府缺乏足夠的戰略眼光去完成這一任務。
除了以色列和土耳其兩國外,中東各國所遇到的困難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政治壓迫、經濟落後以及難以承受的貧困(那些產油小國除外),教育缺乏、失業率高,還有快速增長的人口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區內各政權的低能又進一步令情況惡化,它們無法給本國的年輕人帶來任何希望,有的只是無盡沮喪。因此這個矛盾積壓的火藥桶被點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而火藥桶上的導火線則是新資訊技術和類似半島電視台這樣的衞星電視頻道。如果將來回顧歷史的話,估計最諷刺的一點莫過於助推這場民主革命的並非美國的硬實力──比如施加於伊拉克身上的一切──而是軟實力─Twitter(推特)和facebook(臉書)網站。由此看來矽谷似乎比五角大樓更具威力。
這些來自美國的數碼玩意成為了泛阿拉伯/伊朗年輕人爭取自由和民主的利器。中東地區甚麼都缺,獨不缺乏對前途沮喪失望的年輕人,而他們的數量在未來還不斷繼續增加。
現在依然不是宣佈自由已經實現的時候。自由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西方目前的反應,因為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推翻暴政,還有整個社會經濟的深刻轉型和現代化,而後者將是一個無比艱巨的任務。
一九八九年後的東歐轉型過程比原先預想的耗時更長,代價也更大。許多人成為了轉型的受害者,而那些民主革命的組織者們也不一定能勝任民主和經濟發展推動者的角色。這也是烏克蘭二○○四年「橙色革命」所帶來的教訓,這場革命在領導者的內部分裂,無能和腐敗之下終於在幾年後宣告失敗。
慎防惡魔逃出神燈
總的來說,西方(尤其是歐洲)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中東「新生國家」的長期民主建構和經濟發展之上,這些任務都需要慷慨的援助。如果想為中東的民主覺醒做出貢獻的話,西方必須提供一系列資源,包括經濟援助、歐盟和美國市場的開放、戰略能源計劃,法律和憲政建議以及大學之間的合作等等。
而假如這場覺醒最終破產的話,後果就會是整個區域的極端主義化。到時想亡羊補牢已是太遲,因為惡魔早已逃出了神燈,再也無法收服了。
約什卡.費舍爾(JoschkaFischer)
德國前副總理兼外長
ProjectSyndicate,2011.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