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地方官律己何懼茉莉花 - 郭小民

國策透視:地方官律己何懼茉莉花 - 郭小民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人大召開前,與內地網民來個深情對話,近百萬網民的提問中,問得最多自然是食與住,未知是否《新華網》的刻意安排,第一位化名「無限憧憬」的網民,問溫總幸福的標準是甚麼,溫總以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的「4心」來回應。
除食與住,就業、薪金、上學等均是網民最關心,連串問題均與民生有關,對於遏樓價,溫總說自己未灰心,還冀望房企要有道德責任。對物價走勢,溫總更化身師奶一族,他指對物價每日變化瞭如指掌。

溫總對話幫網民消氣

續打溫情牌的溫總,提及「十二.五」規劃中,中央會強調民生,身為政治家,掌握以民為本的精髓十分重要。說到民生定義,溫總借用國父孫中山的民生理論,他說,孫中山的民生就是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人民的生命。說到此,小民突然想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中還有民權主義,未知內地領導何時借用。
溫總連續3年在兩會前,透過互聯網與網民對話,儘管提問被《新華網》先「體檢」,但網民大罵地方官在節能指標,地方官強制拉閘限電,搞得百姓摸黑喝水、上廁所,打着手電筒做早餐等投訴都不被封殺,完全達到民眾監察作用。
更重要,讓市民將肚內怨氣抒發出來,更令領導層掌握民意,便利他們對症下藥,有助穩大局。

下有對策令政策失效

不過,幫市民消消氣只是解燃眉之急,因為部份地方官以「下有對策」回應「上有政策」已是內地常態,過去小民在煤開發、產能過剩、打壓囤地,以至減排節能,而至地方政府「競賽」2010年GDP(國內生產總值),都凸顯部份地方官儼如諸侯,以「下有對策」回應「上有政策」,是令政策失效主因之一。
要地方官尊重政策,要人民活得幸福,「十二.五」是開始整肅地方官紀律的時候,做得好,茉莉花革命何懼之有。
郭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