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引發市民前所未有的憤怒,不少建制派中人均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有所怨言。有建制派中人分析,市民怒火迅速升溫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過去幾年忽略了中產怨氣,今次預算案就如一條藥引,引爆中產階層不滿,結果出現好像全民聲討政府的情況。
政府想法錯誤
該建制派人士批評,政府常有一種錯誤想法,以為中產有工作、有自顧能力,「政府只係要幫社會最需要嗰班人,而唔係有能力自顧生活嘅人」,但今天不少所謂中產並非甚麼大富大貴、年薪百萬人士,「喺政府家政策之下,一個四口之家月入逾16,000元已不可申請公屋,需要租住私人樓,近年樓價、租金不斷上升,他們經濟壓力也相應增加」。況且,對這些中產來說,物價上升造成的壓力,絕不會低於一般低收入人士。「佢哋好多人冇福利、又冇得往公屋,但係柴米油鹽加價,佢哋一樣要承受物價通脹」,再加上近日的奶粉搶購潮、樓價上升,最受影響還是一眾被政府視為毋須直接幫助的中產。
當中產一族發現基層有公屋免租、有綜援出雙糧,自己年年交足稅,卻連退稅6,000元也沒有時,豈不怒火中燒,「政府成日搞錯,以及退稅幾千蚊幫唔到中產,佢哋唔好以為中產真係生活無憂,好多中產都係『月光族』、每月人工冇乜點剩,再唔係要儲起幫仔女供書教學,多6,000蚊用,爭好遠o架」。
後果可大可小
更加令中產不滿的是政府注資6,000元入強積金,硬塞240億給基金界,「根本就唔係幫人儲錢退休,而係畀班基金經理搵錢」。
據悉,建制派、包括自由黨也收到不少中產投訴,強烈不滿政府忽略中產,自由黨迅速搞絕食,就是嗅到中產不滿升溫,明顯想爭中產選票。
該建制派人士直言,03年7.1有50萬人上街,與沉默的中產也要出來倒董有一定關係,今次中產怒火已點着,政府不盡快救火,任由這股怨氣積聚,後果可大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