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河道,看起來竟有點像蘇州的,小橋流水,祇是兩岸建築,典雅而有秩序。蘇州的烏鎮,是個旅遊景點,遊客到那裏,看到的是重新整理出來的名人舊居所,活化了的店舖,裏面已沒有居民的了。阿姆斯特丹舊區的內河兩旁房子,住的多是當地人,到店舖購物,咖啡店小吃的,也是以當地人為主。這內河的九街區,做的是當地人生意,價錢要比遊客區來得合理。
在咖啡店CafeDePrins坐下來,點了地道豆蓉肉碎湯(Erwtensoep)、肉丸(Gehaktbal)作午餐。肉丸活像上海菜獅子頭,卻好吃多了,是那肉丸有肉汁,吃起來很有口感,而且,一點不貴,取價六點三歐羅,豆蓉肉碎湯六點二歐羅,再來一杯濃咖啡,十四點五歐羅一頓午餐。在遊客區,多付一倍錢,卻不一定可吃到這等美味的本地菜。
這個下午,阿姆斯特丹的疾勁寒風稍為減弱。太陽出來了,戶外喝咖啡的人多起來。我們怕冷,祇能坐在店內,不敢坐到外面。九街商舖都打開門做生意了,減價標貼都張放在當眼處,同一款式的全身裙,香港要二千多港元,這裏只需二三十歐羅(三百港元)。是真的割價出售春天服裝。經過一自製布袋店舖,看見一個帆布手袋,深咖啡色,少見的顏色。店主說他親手設計的布袋,實用也耐用。不過,沒有折扣,取價六十歐羅,六百港元一個大布袋,算便宜了。我是「袋痴」來的,不少人手製造的帆布袋,多要一百至二百歐羅,遂不考慮就把心頭好買下來。拿着空袋,可用來購物了。一天下來,買了整套JoNesbo著作,一共六本。那是繼StiegLarsson的千禧三部曲後,再次全情投入閱讀北歐小說(就像看金庸的武小說,要追看的。千禧三部曲後,Nesbo的偵探奇情小說,翻開第一頁,就欲罷不能)。
背着容量極大的啡色帆布袋,穿街過巷的找書店看書,進店舖購物。走得倦了,喝杯咖啡,吃件餅。一天下來,收穫甚豐。不算購物狂,卻也領略到隨意走動,隨意購買書籍與衣着的樂趣。
年前寫過一篇書評《阿姆斯特丹》,其中幾句:「阿姆斯特丹是平靜,文明之城。那裏的市民懂得包容之道,態度開放。用磚、實木建成的貨倉改建為有品味的住宅,梵高筆下的橋仍在,城市漂亮動人。」
一一年二月七日舊地重遊,印證了我當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