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成人有「濫交」惡菌抗藥性非常高 可從傷口乘虛而入

半數成人有「濫交」惡菌
抗藥性非常高 可從傷口乘虛而入

【本報訊】細菌都會濫交及上癮。本港每年有9,000名入院病人感染或帶有抗藥性非常高的超廣譜酶大腸桿菌,當中100人是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的兒童及初生嬰兒。香港大學研究發現,惡菌因「濫交」而不斷擴散,成為本港的風土病,一半成人均帶此菌,每年也有病人因而死亡。市民要預防感染,要保持個人衞生及將食物徹底煮熟才進食。
記者:陳沛冰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大腸桿菌帶有超廣譜酶這種抗藥基因,會有嚴重抗藥性,最常引致尿道炎。該中心02年至04年收集44個超廣譜大腸桿菌進行基因分析,樣本來自在門診的尿道炎女病人及兒童的糞便樣本。

可經母體生產過程感染

研究發現超廣譜酶有三個特點,包括屬濫交型,該基因令細菌想黏住其他細菌傳播抗藥性;並會令細菌上癮,無法清除該基因,終身抗藥,故令越來越多細菌呈抗藥性。細菌因變得更惡,感染者病情較嚴重。
以往超廣譜霉大腸桿菌主要感染長者,因他們免疫力較低,但近年發現有一半的成年人,及兩至四成健康兒童也帶有此菌,相信因上述基因特質所致。
他估計每年有9,000名公立醫院入院病人,帶有或感染超廣譜酶大腸桿菌,當中一成人入血;另有100名兒童或初生嬰兒需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患者人數近年急升,其中一個醫院聯網在03年只有4名深切治療部兒童帶該惡菌,去年即增至20人,增幅達四倍,顯示惡菌不斷擴散。每年最少有一名嬰兒,透過母體在生產過程中感染惡菌,「出世時媽媽有傷口有血,嬰兒好易感染到,一出世就帶菌」。每年有病人感染該惡菌後死亡。
他指,帶菌者當身體抵抗力弱、有傷口或做手術等,惡菌會乘虛而入引致傷口或內臟發炎,「盲腸炎做手術,細菌可以走出嚟感染腹膜,引致腹膜炎」;初生嬰兒惡菌上腦可致腦膜炎死。
因超廣譜酶大腸桿菌已廣泛存在於食用動物,煮食時可交叉污染其他食物,進食未經煮熟食物如刺身壽司等,可將惡菌吃下肚,故必須徹底煮熟食物。市民應保持個人衞生,如廁後要洗手,及將日常衣服徹底洗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