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蠢無比的政府 - 李德成

其蠢無比的政府 - 李德成

我們政府的蠢,是人所共知的;但真的是沒有最蠢,只有更蠢。政府以往的所有紓困措施利民都以「少做」為主,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前有外傭稅措施,今有注資強積金事件。
派錢紓困,只可以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公平,就是說所有人都得到同樣的利益;第二個就是只派給有需要的人。綜觀政府一直使用的紓困措施,都完全違反這兩個原則。例如公屋居民免租一月,這就無視於數十萬輪候公屋人士的需要,因為這些人實在已符合入住公屋資格,即是說,他們的經濟情況必定比公屋居民要可憐,因為他們還要承擔高昂的私樓租金。只向公屋居民免租一月而遺忘了一群公屋輪候者顯然是不公義的。
再以注資強積金來說,大多數強積金供款人應有穩定收入,他們獲發六千元,雖不能立即使用,但一個接受綜援人士,只可以多領一個月的援助金,以個人計最基本是三千多元,收入多的人反而享有更大的幫助,這樣也顯然不合理。
不過,最不合理的就是那些五無基層,他們沒有強積金,沒有公屋,沒有綜援,沒物業毋須繳差餉更無電費減免。但他們正正是最無助的一群,但歷次政府的紓困措施都不能惠及他們,究其原因,當然是因為政府一直要以少做為宗旨。那些免差餉、免公屋租金等都是可以簡單地修改電腦程式達致。而要惠及這些五無人士,則要做一番登記工作。唯一例外是劣評如潮的交津計劃,政府竟然肯動用大量人力以應付申請。
已經有很多學者指出要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最好的辦法就是負入息稅,這當然要在全民登記方面做一點工夫,但這其實是一勞永逸,而且真的能做到把錢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而不是現在的亂派一通。
在這次注資強積金的風波,主因涉及十多萬公務員和數萬教師不能受惠,因而引發教協聯同公務員團體發起遊行,最後政府妥協讓津助教師受惠,於是教協轉口改為爭取官校教師的權益。但我們作為老師的,是否只着眼於自己的利益呢?我們是否應該乘着現在對預算案不滿的情緒,逼政府為五無人士提供協助。這樣才無愧於為人師表的身份。
至於不能為長俸公務員注資強積金,則是一個死結,由這也可以看到政府沒有細心考慮事情,這些高官每月是白花了大量的民脂民膏。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