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庫房水浸,政府下年度雖向醫院管理局額外撥款2.37億元,擴大藥物名冊中9類逾50種藥物的使用範圍,5.2萬人受惠,包括以往病人需自費的結腸癌藥物變成標準藥物。但治療地中海貧血症的新藥地拉羅司,只擴大至2至6歲小童作為一線藥物。有病人組織批評,大部份地貧患者是成年人,「其實病人唔多,只有三百幾人,但佢哋好苦,用舊藥要日日打針8個鐘,對生活影響好大」。 記者:陳沛冰
醫管局下年度的藥物開支逾33億元,較上年增加逾11.5%。擴大藥物名冊的措施今年4月開始實施,5.2萬人受惠。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圖)表示,9類藥物包括口服治療結腸及直腸癌藥卡培他濱,納入名冊後病人不需再自費,每人每年可節省約2萬元。
糖尿病最多人受惠
張又指,其他類別藥物放寬臨床應用範圍,如治療糖尿病的新合成胰島素,以往要病人病情較差,或使用很多種舊藥後仍無效才獲處方該藥,若病人不符合臨床指引而使用該藥便要自費。但現時「唔使試好多其他藥,可早啲用新藥」,新藥每月成本數百元。有2.9萬人受惠於糖尿病藥,是最多人受惠類別。
現時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病的口服除鐵劑地拉羅司是第三線藥,病人先後使用針劑及另一種口服藥除鐵酮無效後才獲處方地拉羅司。醫管局將地拉羅司擴大至2至6歲小童作為第一線藥物,醫生可直接向病童處方;但成年人仍要先試用針劑及除鐵酮,無效後醫生才考慮處方地拉羅司。治療心血管病、精神病及腎病等多種藥物亦獲放寬使用。
香港地中海型貧血病協會幹事吳小姐表示,隨着市民對地貧的認知增加和預防,近年出生的幼童患地貧的個案減少。全港約380名地貧病人中,只有約20人是2至6歲,大部份是成年人及青少年。「好多病人都講笑話,如果唔死就有得用(地拉羅司)」。病人現時每天打針要花8小時,嚴重影響生活,地拉羅司每月約2萬元,醫管局應放寬用途。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歡迎政府擴大藥物名冊,如有兩種治療精神病的長效型針劑,每次注射後藥效分別維持兩周及一個月,增加病人服藥依從性,副作用較少。
九類藥物使用範圍
治療病症:結腸癌及直腸癌
藥物類別:口服治療結腸及直腸癌藥
金額:2,000萬元
受惠人數:1,000
治療病症:精神病
藥物類別: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及長效型針劑
金額:4,000萬元
受惠人數:4,000
治療病症:心血管病
藥物類別:血管緊張素系統阻斷劑
金額:1,000萬元
受惠人數:6,000
治療病症:糖尿病
藥物類別:胰島素及DPPIV抑制劑
金額:3,800萬元
受惠人數:29,000
治療病症:慢性阻塞性肺病
藥物類別:長效型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藥
金額:4,400萬元
受惠人數:7,500
治療病症:乙型肝炎
藥物類別:抗乙型肝炎藥
金額:2,600萬元
受惠人數:1,300
治療病症:青光眼
藥物類別:治療青光眼藥水
金額:500萬元
受惠人數:1,000
治療病症:腎病
藥物類別:紅血球生長激素
金額:4,400萬元
受惠人數:2,500
治療病症:重型地中海貧血病
藥物類別:口服除鐵劑
金額:1,000萬元
受惠人數:50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