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印度優質股可望跑贏大市

暢談富論:印度優質股可望跑贏大市

通脹憂慮及境外投資機構13億美元的資本流出,導致印度股市在1月份重挫,以美元計,摩根士丹利印度指數下跌13%。當地通脹過去一年持續高企,尤其是食品因供應受限,加上不斷提高的收入水平與暢旺的需求,均推高食品價格。印度央行已將通脹預期由5.5%上調至7.0%,並繼續實施緊縮政策,上調回購利率及反向回購利率25點子,升至6.5及5.5厘。
我們認為今年印度股市表現將較為參差,個股表現由基本因素決定。部份企業受惠去年的整合趨勢,投資自身品牌及設施,基本因素及股價可望改善。然而,過去股價全面性的升勢,主要受經濟活動暢旺推動,部份企業尚未建立競爭優勢,未來股價或較落後。
上述趨勢已在銀行業得到驗證,印度銀行表現主要受4大因素推動:整體增長、資產質素、息率及監管環境與管理質素的相互影響。雖然信貸及存款增長持續理想,但資產質素仍非常參差,部份有改善,部份則惡化。同時,通脹和息率上揚亦令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持續性產生一定疑慮。

私營銀行勝公營銀行

管理質素方面,大部份私營銀行表現良好,但部份公營銀行則捲入貪腐問題,各銀行未來表現可能分化,銀行股亦不太可能重現過去兩年的長期升勢。就投資角度而言,我們對私營銀行的信心高於公營銀行,雖然印度仍有少數管理良好的公營銀行,但需解決多項結構性問題,才能吸引長期投資。印度央行已意識到有關問題,但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需要政府與銀行系統攜手努力。
健康護理行業方面,印度企業傳出大量醫藥外判的消息,但趨勢並不新鮮,過往十年一直如此。目前仍有許多國家仰賴進口醫藥產品,雖然部份印度企業因此受惠,但當中極少能純粹透過出口達致盈利持續增長,印度企業仍需較長時間才能於全球醫藥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對印度醫藥股而言,我們相信國內市場是更重要的推動因素,人均收入增長及中產階級擴大均可望帶來快速增長機會,有利專注國內市場的醫企。
繼近期市場調整後,我們認為印度股票的估值吸引力逐漸浮現,「尋求高質素的投資」是2010年焦點,趨勢或延續至較後時間,並可能促使優質股於2011年上半年跑贏大市。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