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副行長兼外管局局長易綱直言,貿易順差過大是通脹的源頭。要治好通脹預期,易綱開出「11味藥的中藥方」,擴內需自然是藥方靈魂。
易綱稱,當前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主要矛盾已由外滙短缺轉為貿易順差過大,外儲增長過快。在易綱看來,當前採取一系列人民幣滙率漸進式變革,雖然有效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但問題未解決,而矛盾又在逐步累積,調整結構的步伐要加快。
谷內需 添滙率彈性
易綱表示,中國力爭今年內需擴大一點,對外需求減一點;工資和社保提高一點;環保與節能減排要求嚴格一點;資源產品價格推進加快一點;資本項目對外直接投資放一點、更方便一點;滙率彈性增加一點;外貿順差縮小一點;經濟增長速度慢一點,以及品質提高一點。
易綱續稱,不利於中國經濟的問題是,美國大印鈔票,用於購買中國商品;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流入美國,污染卻留在中國;大量美元流入中國,人行卻不得不花大量人民幣購買外滙,令外儲激增。
易綱透露外儲投資面臨的困境︰目前外儲投資美國資產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約20%,但投資經營和保值難度越來越大。美國零利率與大印銀紙,令中國持有的美債收益率將變得很低。同時,鐵礦石和石油越賣越貴,黃金供應不多等,均增外儲投資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