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上水站近年成為水貨客的集散地,每日有十多組人聚集在站外「收貨」及「派貨」,其間不斷有人上前交收貨物,再將貨物「帶過關」。貨物種類更是多不勝數,除了充斥着在內地熱賣的奶粉、iPhone4、iPad等產品外,更有不同種類的護膚品、酒、營養食品及藥膏藥油等,可謂包羅萬有,儼如交易中心。
即使有警察到場驅趕,水貨客都只是唯唯諾諾,不願離開這「鐵竇」。不少港人或內地人,手持旅行袋或旅行箱,將各式各樣的貨物交予在站外「打躉」的水貨客。之後,又有另一批人從他們手上接貨,再乘坐港鐵運返內地。
現場所見,有一批人不停從上水工業區方向,拖着一箱二箱貨物,往返上水站。記者順藤摸瓜查探,沿路遇到不少水貨客,仿似一條蟻線,在路上運貨。
數十人分貨 場面墟冚
步行約20多分鐘後,到達工業大廈晉科中心外,看見大批不同種類的貨物放在地上,看貨人將貨物及單據交給水貨客帶走,又有部份人步入中心內,記者跟着人流到達一個低層單位,當中情況更見誇張。
在數個貨倉門外,30多人正在分貨,場面相當熱鬧,倉內存放不少貨物,包括藥油、奶粉、手機等。有水貨客為求一次多帶數件貨,更將旅行箱塞至「爆滿」,他們都爭分奪秒分貨及運貨。當中不少水貨客操內地口音,而貨倉內的負責人多為港人。
雖然倉庫容量比屋苑改成的貨倉更大,但工業區與上水站始終有一段距離,水貨客往返一次動輒要30分鐘,地利不及上水中心,15分鐘走一次般「煞食」,加上沿路間中有警察巡邏,為免增添麻煩,水貨客一次不敢帶太多貨返回上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