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新招 解前線怨氣醫生可360度評核主管

醫管局新招 解前線怨氣
醫生可360度評核主管

【本報訊】公立醫院醫生爆發人手及士氣危機,不滿醫管局漠視前線死活,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日與前線醫生聯盟及13間公院醫生代表會面,同意讓前線醫生可評核部門主管的工作表現,稍後會與各院商討。
記者:陳凱迎

公院多個專科部門都有醫生流失,有醫生更不排除靜坐表達不滿。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承認,流失問題除了內科,急症和兒科等部門亦有出現,期望兩至三周內、即約4月前落實解決人手短缺方案,如公佈晉升安排、聘請更多兼職醫生、考慮提供夜班額外津貼等。

與13院前線醫生商討

梁相信,前線人員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機會很低,但未來或有部份非緊急服務繼續受拖延,如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會延長,但強調緊急服務絕不受影響。梁昨午又與前線醫生聯盟代表,及13間醫院的前線醫生代表會面,討論人手問題。聯盟前主席羅志峯於會後表示,會議期間除提到晉升機會、津貼及現時推行太多新服務計劃等問題外,也有討論為公院醫生制訂標準工時。
有份出席會議的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指,公院醫生的平均工時約51小時,醫管局可按此訂立標準工時的制度,「醫生做多過呢個時間就要補償,咁先有誘因令管理層減少醫生的非必要工作」。他將會於立法會大會上提出要求醫管局改革的議案。
對於醫生提議推行標準工時,梁栢賢於會後強調此乃政府大政策,他會向局方反映前線訴求。至於前線的怨氣包括部門主管漠視前線意見,他認為現今管理文化不宜「家長式管治」,管理層應多與前線溝通,故同意可由前線評核部門主管表現,但仍需諮詢各部門主管的意見。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昨亦發出新聞稿,要求在醫管局推行「360管理層評核機制」,制訂高層的工作指標,並要求局方加快晉升速度、鼓勵培訓和公開人手安排等。

周一嶽今往屯門打氣

昨日另有署名「一群公立醫院內科高級醫生」爆料,聯合、東區和伊利沙伯醫院嚴重超時工作的情況與屯門醫院不遑多讓,批評食物及衞生局把高級醫生撥去兼任第一線工作的想法,會分化高級和駐院醫生,醫管局象徵性加薪升職也是「鴕鳥政策」,建議設定醫生工作量對病人安全的上限。
為平息醫生怒火,周一嶽和醫管局主席胡定旭今日會分別到屯門醫院和瑪麗醫院,為前線醫生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