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站冇王管 滲漏勢造成環境災難油缸老化 香港陷土壤污染危機

油站冇王管 滲漏勢造成環境災難
油缸老化 香港陷土壤污染危機

【本報訊】全港大大小小公共與私人油站超過250個,但地底油缸對土地污染情況一直「冇王管」。有專家指本港法例落實後,擔心這些油站和地底油缸經數十年使用後開始老化滲漏,污染環境更影響市民健康。本港五大油公司只有加德士願意公佈近年換缸數據,中石化和中海油則「零回應」。
記者:林浚川

有業內人士指出,香港部份油站設施建造已近半個世紀,即使由80年代經濟起飛計算,不少油站都有20至30年歷史,其地底油缸大都採用舊式單層外殼設計,容易老化產生輕微滲漏,理論上已「夠鐘」更換。但由於換地底油缸屬工程項目,需向屋宇署申請,加上施工需時,導致油站半年以上無法營業,因此油公司往往只會檢測和修補油缸。舉例稱,港島域多利道油站原由協和石油經營,便有超過40年歷史,最近由中石化投得經營權,但中石化沒有回應會否換缸。

通過測試仍需換缸

「呢啲單層外殼舊油缸就算通過到壓力測試,都唔代表冇漏,只係滲漏情況極輕微,油公司損失唔大唔會理,但對環境損害就難以估計」。他指近年外國業界都已採用的雙層外殼油缸,層與層之間有空間,注入液體或氣體,「只要Check住呢啲液體或氣體成份同密度,如果有滲漏,可以及時發現」。
本報向埃克森美孚、加德士、蜆殼、中石化和中石油查詢地底油缸資料,只有加德士透露過去五年曾更換一個雙層油缸,另曾為30個舊油缸加進纖維內層提升防漏能力。埃克森美孚則表示,如油缸已使用多年,即使通過壓力測試,都會更換全新雙層油缸。蜆殼亦表示所有新油缸均屬雙重缸身,更會用石屎包圍油缸,防止滲漏。但埃克森美孚與蜆殼均沒有透露雙層油缸具體數字,中石化和中石油更是「零回應」。

直接影響職員健康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表示,無論是汽油或是柴油均有大量有害化學物會污染環境,「例如以前用含鉛汽油,如果有滲漏會令土壤被重金屬污染」。他指污染物可能通過集水渠流入水塘,而油站滲漏化學物質更會直接影響油站職員健康,「會經常覺得呼吸唔暢順,類似輕微傷風症狀」。
鄭睦奇指現時即使油站有滲漏,如果油公司不主動公佈,外界無從得知,「政府實話有法例監管,但全部都係補救性措施同罰則,出咗事至去捉人或罰款」。
他認為政府應主動監察油站設施,而非亡羊補牢。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油站交還土地時要向地政總署遞交《土地污染評估報告書》,環保署會參閱報告,如證實土地受污染,有關人士須執行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