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共同體:高球年輕化 - 徐嘉樂

男女共同體:高球年輕化 - 徐嘉樂

高爾夫球成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但無論如何努力推廣普及,「貴族玩意」這個稱號仍是揮之不去,因為落場打一次18洞,車費、果嶺費、會所膳食等加起來費用不少,養育一個孩子要400萬,但培訓出一位青少年參加職業賽,更動輒要過千萬。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舉行的世界比洞錦標賽,只邀請世界排名最高的64位球手出賽,實力強勁;加上比賽方式是用單對單的比洞賽,只要輸一場便出局,更殘酷地考驗球手的實力、狀態和運氣,冠軍球手獨得140萬美元。
一般的賽事都喜歡用比桿賽,計算球手在4日完成72洞的總桿數,桿數越少越好,所以成績會用負數,顯示低於標準桿的數字。但比洞賽就每一個球洞計算勝、負、和,完成18個球洞之後,贏得洞數較多的一方勝出,有時會提早分出勝負,亦有時要打延長賽。
其實比洞賽更能體現球手的侵略性,不用擔心偶然一次失誤而全盤落敗,但球手加入職業巡迴賽之後,打法會變得謹慎,逐漸失去冒險進取的精神,因為每次成績進前5名已有豐厚的獎金。有兩位年輕球手正在冒升,包括21歲美國的科拿(Fowler),去年得到「外卡」參加萊德盃,還有17歲意大利的馬拿斯路(Manassero),天才橫溢,已經在歐巡取得首冠。
徐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