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四招壓通脹預期十二五GDP年增7% 首重民生

中央四招壓通脹預期
十二五GDP年增7% 首重民生

【本報訊】人大政協兩會於本周正式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如過去兩年,在兩會前與網民對話,他回應網民提問時指,遏抑物價與房價是頭號工作,溫家寶認為,通脹預期比通脹本身還要可怕,中央會從四招來解決通脹預期的危機。

溫家寶所指四招,一是控制貨幣流動性,也就是管好物價上漲的貨幣因素;二是谷農產品生產;三是要搞好產品流通;最後是透過經濟、法律與行政手段,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使整個市場有序地發展。溫家寶相信只要四招用得好,一定能夠管好通脹。

將建3600萬套保障房

在遏樓價方面,增加供應助遏樓價,溫家寶稱,將要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000萬套,計劃在今後五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萬套。據來自中銀監消息,參與保障住房建設的上市公司,有關貸款是會快批。
「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的經濟發展速度是7%。剛剛過去的「十一.五」,中國經濟以年均超過11%的增長速度。溫家寶解釋,將經濟增速定在7%,就是因為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上來,就是要把發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來。中國絕不能再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換取高速增長、盲目鋪攤子,那樣就會造成產能過剩,環境資源壓力加大,經濟發展不可持續。
「十二.五」規劃建議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主要目標之一,並提出要讓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效益明顯提高。

重申反對滙率政治化

溫家寶又重申,反對人民幣滙率問題政治化,滙率改革要堅持「三性」,即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這是基於人民幣滙率是一國的主權。
他指出,中國一定要不斷地推進人民幣滙率改革,要實行有管理的浮動滙率制度,由單一的參照美元,改變為參照一籃子貨幣,並且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增強人民幣浮動的彈性;但必須謹慎地、有步驟地、漸進地進行,使內企逐步適應,保持社會整體的穩定。
溫家寶說,如果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算起,人民幣實際有效滙率已經升值53%。如果從05年滙改算起,人民幣實際有效滙率已經升值22%。如果從去年6月份人民幣第二次滙率改革算起,人民幣實際有效滙率已經升值3.7%,他說:「我指的都是對美元」,這句話明顯針對美國一直指人民幣升值有限是錯誤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