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勇於扮鬼扮馬,曝光率甚高,已成海洋公園icon之一,其實海洋公園還有一個幕後靈魂人物,就是行政總裁苗樂文(TomMehrmann)。美國出生的苗樂文04年加入海洋公園,面對翌年開幕的香港迪士尼樂園,當時外界一致不看好「土炮」,誰知苗樂文原來在美國與迪士尼交手多年,東來再會宿敵,幾回合下來,高下有目共睹。 記者:翁煜雄
苗樂文與「同鄉」米老鼠的「孽緣」始於1977年,當時17歲的Tom想找兼職,加州迪士尼樂園距其老家僅七公里,他去信求職但不獲取錄,「因為我未夠18歲,而且可能我頭髮太長」。翻看舊相,這金髮碧眼青年長得像迪士尼故事裏的王子,只是髮腳稍長便「未能入宮」。
清潔工晉升至副總裁
年輕的「長毛」不必求職200次,轉到當地另一主題公園諾氏草莓樂園(Knott'sBerryFarm)碰機會即獲聘為清潔工。這歷史悠久的樂園靠賣草莓起家,面對後起之秀迪士尼,老牌樂園有坐困愁城之感,情況就如數年前的海洋公園。
Tom在草莓樂園由「揸掃把」,慢慢晉升至「揸fit人」營運及娛樂事務副總裁,負責對抗米老鼠。外人覺得樂園名字Farm充滿「鄉土味」,他卻視為資產,「要與迪士尼不同,也要有本地特色」。他指加州是種族大熔爐,墨西哥、越南、菲律賓不同人種聚居,「我們每兩周辦一次不同族裔主題活動」,又保留集體回憶設施,如淘金熱時期西部牛仔城鎮主題場景,靈活策略令樂園至今仍可與迪士尼分庭抗禮。
「橋唔怕舊,最緊要受」。因此東來海洋公園後,他仍強調要保留本土特色,「連管理層人員也盡量不變」。公園2006年翻新工程無論增加多少新遊戲,但山上海馬圖案、吊車等港人集體回憶仍堅持保留,並繼續引入更多動物,「都是迪士尼沒有的」。
每年萬聖節「全城哈囉喂」已成海洋公園招牌節目之一,原來全球首個引入萬聖節活動的主題公園,便是諾氏草莓樂園。「這本來是小眾節目,因此適合較小的主題樂園用來突破重圍」。玩過「哈囉喂」的人應不會忘記「嘩鬼特遣隊」,遊魂野鬼會突然高速彈出來嚇人,這搞作也是Tom的傑作,「我當年在草莓樂園便扮過鬼,負責嚇人」。
萬聖節是西方節日,引入香港便要本地化,因此近年主題由西方鬼怪造型變成香港人熟悉的屋邨、粵劇等,他說不怕驚嚇題材枯竭,「東南亞尤其香港,鬼古多的是」。
力抗新加坡南韓競爭
生意有聲有色,Tom說不少人上門要求合作搞「海外版」,但海洋公園無意外闖,因要專心籌備陸續開幕的新主題區,事關迪士尼樂園快完成擴建,新的主題區即是新戰場,硬仗當前,不能鬆懈。
Tom自言眼中對手已不只迪士尼,要放眼整個地區,共同應付新加坡、南韓的主題公園競爭,爭奪遊客,「有你沒我的時代已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