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受阿拉伯國家局勢不穩影響,上周升至兩年半高位。美國經濟過去經歷了5次衰退,分別發生於曾於1974年、80年、90年、2000年及08年。無獨有偶,每次經濟陷入衰退以前,油價總是在急升。
布蘭特期油上周最多曾飆升逾17%,與此同時,美國上周五公佈的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卻差過預期,僅錄得以年率計2.8%增長。美國經濟復蘇步伐才剛漸穩,能否躲得過被油價拖垮再陷衰退的厄運,旋即成為市場熱話。
阿拉伯國家的政局,對油價影響十分大。在1990至91年間爆發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當時油價在3個月內急升150%;最記憶猶新的,當然莫過於08年7月,紐約期油升至每桶147美元的歷史新高,但金融海嘯隨即在數個月以後襲來。
根據以往數據顯示,若1個月的平均油價與去年同期比較高出逾75%,經濟便將陷入衰退。如果紐約期油企穩於120美元水平,即較去年6月的每桶65美元高出80%。然而,大同認為現在的形勢,還未足以刺激油價企穩在120美元。但若阿拉伯國家繼續動盪,甚或整個革命情緒蔓延至其他主要產油國,那麼油價升至每桶200美元也的確不足為奇。
若推QE3 滯脹不遠矣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美國經濟近年石油的依賴程度漸見下降,但相對於歐洲或日本等發達國家,石油對於美國仍然十分重要。CapitalEconomics估計,若油價升至每桶130美元水平,消費者消費成本今年將增加1000億美元,相等於完全抹煞華府延長減低薪俸稅期限的效用。
由於擔心油價會拖累經濟,聯儲局在今年尾加息的機會已大大減少,更有專家開始估計,若油價再不回軟,儲局或會於今年夏天再推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布拉德,上周當被問及推出QE3的可能性時,答案竟然是「永不說不」(neversaynever),看來滯脹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李大同